近日在进行关于“个人成长方法”的主题阅读,经过3天,先读完了这本《刻意练习》,谈谈感受。
书名:《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作者:【美】安德斯.艾利克森 罗伯特.普尔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2020年9月第一版第24次印刷
本书作者用大量的例证和实验数据,向人们展示了任何所谓天赋或天才,都是经过刻意练习习得的技能和结果。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结果,让人们可以不必在乎自己的性别、年龄、基因这些先天因素,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精进,最终达成梦想。
当人们知道存在这种可能性,作者又给到读者方法。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无目的的重复只会带来停滞不前,最终导致懈怠和放弃。去往成功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具备一定的科学原理,通过刻意练习可以让人们形成对所做事情的成功的“心理表征”,而这种“心理表征”又会反过来促进“刻意练习”的效果。如果读者读过脑神经方面的书,了解元认知,应该不难理解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描述的更像是经过一系列练习后,大脑对某一事件形成了应激性的反应,从“有意识”的状态进入到“潜意识”的层面,当条件成熟时会直接映射大脑做出无意识决策和反应,迅速指导行动。而这种“潜意识”的内容,则是“刻意练习”所指向目标的“成功地图”。
“刻意练习”有套路可遵循:
1、找到杰出人物或成功地图
2、复制成功地图,设定目标
3、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分解目标
4、确定反馈机制(有教练或无教练)
5、走出舒适区,大量练习
6、总结反思,优化行动计划
7、坚持长时间刻意练习,直到目标达成
8、全程保持动机
该书无疑是成功的,2020年9月第一版第24次印刷,足以说明问题。该书亦为所有想在某一领域成功的人,或者被所谓天赋、年龄、基因等因素拦在成功之外的小伙伴,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窗。
书籍中的方式方法具备非常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但仍需要我们自己从书中梳理、归纳、简化、总结,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书中亦提到,刻意练习所指向的是技能,不是知识,是把知识转化成傍身本领的方法论。所以,就更具备了行动指南的意味。
本书提到,因为刻意练习适合技能的精进,所以更适用于那些有着客观评判标准的领域,比如音乐、体育,对诸如企业管理类似的领域可能不大适合。可是,以我18年管理类岗位经验来看,刻意练习在任何领域都适用,包括管理、包括社交、甚至包括战略。只是方法不变,内容有变,我们要做到的是学会方法论,保持灵活头脑,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以看似“一招鲜”来所向披靡。我们不要忘记,这世上本就许多东西是相通的,有普世真理,也会有普世的方法论。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尽管本书给我们走向杰出人物的成功路径,也批判了无目的1万小时定律是错误的,但也强调了,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大量的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只不过这个时间也许会缩短至不到1万小时,但练习的难度一定会加强,要求我们不断走出舒适区,把苦当作乐。
看会,想会,不等于会。会做才是真的会。
刻意练习本身也是一项技能,又是一项成长的基本功。希望小伙伴们都能练好基本功,未来乘风破浪。
附:读书笔记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