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人行走在沙漠中,休息之时拿出水壶喝水,看到只剩下半壶水,一个人沮丧地说“唉,天气这么热,路途还很远,我们只剩这么一点水,会被渴死在路上吧”,而另一个人却说“啊,我们还有半壶水呢,足够支撑我们到目的地了”。
那时候老师都教我们,一定要学习第二种人,要做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我们也只一味地接受了这种教育,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应用在生活当中,当我们自己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压根儿不会想到这个故事,也很难第一时间就做出“乐观者”该有的表现。
当处于被任务操控的漩涡中时,我很少会听到有人发自内心地开心地说“我喜欢任务,我喜欢做事情,我爱加班”。很多人都是抱着很不乐意的心态在做突发而来的事情,比起日常宣传的积极、乐观,很多人都是满腹牢骚,不愿行动。
那么,为什么人们的表现会和自己受到的教育不同呢?这多半是内化的效应加上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结果。但是,既然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思维转换,为什么一直到成年以后依然还是没有感受到其精华,没有按照其结论行事呢?正是因为犯了过分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形成。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因为打球很差,行动也有些呆滞,所以经常感到自卑,他的父母为了安慰他,就一直鼓励他“孩子,你真棒,这次你干得很好,继续加油哦”,但是孩子受到这种鼓励以后,反而变得越来越拘谨,他不仅在球场上无法施展自己,在私下里更是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受到嘲笑。父母因此转变了一种方式,他们觉得自己之前的教育,是在给孩子传递一种信号“即使你不优秀,爸爸妈妈也会一直鼓励,并且支持你在这个方面有所成就”,于自身的角度出发,他们想让孩子打好球,也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所以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所以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当他们放下自己的动机,给予孩子内在安全感的教育之后,发现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好的转变,不仅球打得很好,学习也大有进步,并且敢于开始展现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发生转变,内驱力占了主导作用。所以内在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所以容易陷入思维陷阱。这种思维陷阱会影响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看法,甚至决定着我们思维的高度。
如果你和我是同一个年代的人,那你一定在QQ空间见过那样一幅画,正着看上去是一位年轻女士,而倒过来看则是一个凶神恶煞的老妇人。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认为他就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士,当有人指引以后,颠倒手机,才会看到画的另一面。假如我们将这个故事的原理应用在日常的社交当中,我们会发生自己看很多人和事情都只执着于一面,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存在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来自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条件,同时,这种局限性又影响着我们做出的决定。
当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的力量之后,应该多次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应该通过某次的失败和成功来不断获得新知和经验。当我们纠结于某件事情,深陷某个想法无法自拔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限制思维的几个条件,一味地头脑发热去做事情,只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最后惨不忍睹。思维的力量决定着思想的深度与见识的广度,多学习、聆听、接受不同意见、复盘,使自己走上一个更高的思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