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当下依然热情似火,今儿一整天都躲到了图书馆里,收获颇大,除了赚得凉爽,《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一本书认真看完,这是从未尝试过的。
之前听说过这本书,却没有想过去读,是因为对它的误解-----我和孩子之间怎会有暴力沟通呢?也或许是觉得这题目有些夸张吧。细细读来才知道,暴力并非单指打骂伤害,亲子间的抗拒、指责、争论、不合作都可称之为暴力。
本书的可看之处在于,除了让你有醍醐灌顶之感,还有实操性的方法。提到我和儿子的亲子关系,可以说是近半年来我心中的痛,原生家庭贫瘠浅薄的育子方式无法抱怨,所能做的是努力做好自己,为孩子做出榜样。育子书籍和视频也看了、听了一大堆,可还是会不断焦虑、情绪失控,可气的是我悟性太差,看了、听了、忘了,不断循环往复中也渐渐磨掉了耐心。
看了本书才恍然大悟:除了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需要,家长也不可缺少对自我的尊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只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忽视了自我的需要。日积月累压抑的结果是情绪的失控和爆发,是付出后没有回应的失望,继而是亲子关系的恶化,正如谢利·胡贝尔所说:“与其惩罚孩子,让其自我反省,不如让自己停下来,去发现自己的需求和真实的自我。你不曾给予自己的也无法给予孩子。”是这样的,想想半年来和儿子有过两次大的冲突,以往对他的突然不听话,我归咎于到了逆反期。事实却是我缺少了自我的倾听:我既要专注工作(面对一年多迟迟未解决的班级安全事故,糟心却无可奈何),又要独自担起家庭重负(老公外地工作,孩子刚刚上小学还未完全适应),这双重压力对我而言是无比巨大的阴霾,每每想到就感到担心和忧虑,因为我需要保持健康的心态,需要休息、放松、倾诉和释放,而我却在坚持咬牙硬挺。结果是难为了自己,压抑了孩子。从今天起,不仅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也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和孩子一起合作,一起为解决问题寻找方案。
几天前我和儿子有过一次大的不愉快,恰巧看到了相同的案例,附上照片以警醒自己,坚决不让此类事件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