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参加萌芽微创业的社群训练营实战训练营,雪瓶老师的讲解刷新了我对社群运营的认知,我所以为的社群运营的相关理念也只是我以为的。
在第一课的学习中,雪瓶老师讲到了社群运营的三个成功案例,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不是药神》。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眼里噙满泪水,我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但是这篇读后感不会谈这些。因为我希望杀不死我们的能让我们变得强大。因此,我将从社群运营的角度谈一下《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了解社群运营的人都知道,每一个人社群的存在都是有目标的,人们聚在一个社群,一定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认可和行为。换句话说,社群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群成员的痛点。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刘思慧就是上海白血病病友的其中一个群主,群里的成员都是因为自己或家人患上白血病而陷入困境的人,包括群主刘思慧本人,她女儿就是白血病患者。正是这些共同的遭遇,让他们聚在了一个群里。
电影中,虽然没有展示这些社群平时是如何运营的,但是不难想象,群主一定为解决这些病友的痛点提供过各种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也正是她和众多病友有着共同的遭遇,才获得了病友们的信任。
所以,社群的建立一定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有着共同的认可和行为的人,大家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这也是社群运营的第一个要素同好。
在社群中,人与人的连接就是这样发生的,这也是社群运营的根本。
程勇的印度格列宁为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盒都没有卖出去,但是通过社群却能够卖爆?产品是同样的产品,是不能满足白血病患者的痛点吗?显然不是,只是因为最开始他们和病患根本没有任何连接,没有人相信他们,而社群是有的,他们有着共同的遭遇,而且群主在为群成员持续服务过程中也建立起信任。
因此,在社交新零售时代,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连接越发展,社群越繁荣,红利越巨大。
在社群运营中,还有一个要素非常重要,那就是结构,即社群的角色分工。
关于这点,首先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社群定义得太狭窄。事实上,社群不仅仅是QQ群微信群,广义上也包括线下的组织以及团队。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最典型的比如老刘,他是基督徒,也是白血病患者,他的社群(即教会)就是以线下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严格来说,他也是一个群主。他跟刘思慧一样,都是KOL,都是意见领袖。除此之外他也是产品供应链端的一个连接者,负责和印度格列宁生产商的联络。
再来说说老吕,老吕在程勇的这个大社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首先发现白血病患者的痛点并且想到了解决办法,他找到程勇并说服他从印度买药。更重要的是,老吕还是一个人脉连接器,他介绍了刘思慧,介绍了老刘,而这两个人也是他们的药品得以卖爆的关键。
在电影中还有一个人让我们深深感动,他就是黄毛。黄毛也是一位白血病患者,他出生农村,也许是不想给家里带来负担,也许是受不了同村人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很早就离家出走,在外漂泊,活的像一条野狗,也不愿意回去。
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内心,他很单纯很简单,即使劫富济贫,即使犯了法,即使自己生命受到威胁,他也要帮助其他病友。最后,他也是为了避免程勇被抓,在被黄警官追赶的过程中,被卡车撞死。
我相信很多观众没少因为他落泪,那么他在社群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呢?我认为他是一个积极分子,在维系整个社群的过程中,他主要是积极的执行,而他的付出也体现着社群的利他精神。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程勇,程勇是整部电影的主人公。他也是整个大社群的灵魂人物,他敢闯敢干,思维灵活,情商高,这些方面在他第一次去印度生厂商谈代理的时候、在他和各个群主第一次见面谈话的时候、在他和老刘谈话的时候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善于领导,奖惩分明,当团队取得成绩的时候,他给每个团队成员都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且邀请大家去团建。对于刘思慧和黄毛,他更是表现出了特别的关心和帮助,最终从心底里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我想这不就是领导的最高境界吗?
领导的权威并不是来自于权力,而是获得团队成员的尊敬和信任。
看完《我不是药神》,有的人哭了,我也哭了,但我也学到了。贫穷和疾病,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避免或者提前做好风险控制?看电影是看故事,但我也希望能看到故事之外的东西。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杀不死我们的将让我们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