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有个认知:掌控的越多似乎安全感就越强。来到这个世间我们就开始不断的索取,小婴儿一出生就有吸食的能力。从吸食中得到养料慢慢的有了体力,开始通过五官对外界有了新的观摩形成新的理解,慢慢的我们开始借助四肢开始对附近的事物开始了了解,分析。随着近一步的成长我们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最开始我们所有的知识是从外面获得的,我们内在的认知都是通过对外界的接触,理解而形成。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误导---我们的认知来自外界,我们的力量也应该来自外界。但我们的内心却知道一个真相:你想掌控什么就会被什么所掌控。这就是一切所得都有反噬力。小时候学数学,就知道正负为零。但我们还是痴迷的认为掌控感会带来安全感。但是当我们的安全感被外界所左右的时候,又开始发现所谓的安全感是那么的飘渺不定。从而开始放弃掌控来到虚无的状态里。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或许我们身体的成长需要外界的补给,但内心的笃定需要由外观照进内心从而觉醒。有一种说法人的成长是成螺旋式提高的,我们从外获取信息经由内心反省消化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他是个周而复始逐步提升的过程。放眼外面的世界,通过对外界事物的理解来内观自心,再有内心映射到外界,再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最终都是为了内心的安宁。所以不必过度的靠掌控外部事物求得安全感。对外部世界的暂时掌控只是手段。真正能让自己有安全感的是内心的安宁。
那些因内心空虚而产生的控制欲,那些你试图通过伤害自己来向外界寻求爱的筹码,都是以为人生的归属感是从外物上能得到的,你认为的人生解药,其实就是受害者心理索要的一份慰藉。似乎我够努力收获更多我的安全感就越强烈。外物只是获得内心丰盈的途径,外物不是目的,我们只是通过外物来照见本就丰盈的内心。切不可本末倒置,迷失在外物里无法抽身。真正带给我们安全感的是内心的富足。他一直都在但需要外物来照见,一旦发现内心的丰盈,就不必再执迷于外物了。过了河就不必迷恋桥了。要继续向前走。如果我们执迷于桥,就错过了前面真正的风景。既然是过客那就别止步不前,一步步去走,去寻找此次旅行的真正目的地。那个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就已经存在但被封存的真实之地。地图就是内心的召唤,迷茫就是召唤的声音,轻轻的感受内心的召唤。用心去看我们自带的地图,沿着这地图找到自己这趟旅行真正的目的地---安宁自在。当你不在执迷靠掌控外物来获得安全感,听从内心的召唤,你将拥有取悦自己的洒脱感,拥有活出自我的自由感,那才是最迷人的时候,也是此趟人生之旅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