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当你工作了一上午,会觉得十分累,工作过程消耗了你的能量,而此时你正和男朋友吵架或者受到领导批评而情绪低沉,此时会比刚才感觉还要累。正如大家所说的“整个人都蔫了”,这是由于负面情绪的产生会消耗心理能量,可以形象比喻为它们从同一账户中提取了大部分能量,你心理能量的总量减少,因此会感到更加疲惫。与之相反的是,积极情绪会增加心理能量,生活中我们常听见”心情好了干什么都有劲头“,是积极情绪使心理能量增加的表现,好心情让人们干劲十足。
所以,保持能量,减少消耗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一些体力因素或过度脑力活动,消耗人们心理能量的往往是负面情绪。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保持和增加能量。
情绪调节与多种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说说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我们常会有这样的生活理念:我们不能改变事件本身,但能够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心理学中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逻辑,其中A(Activating event,事件)、B(Belief,对事件的看法和信念)、C(consequence,结果)即同一个事件,不同人对事件的认知与看法不同,产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就会不同。比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从一定程度上说,后者拥有的是非理性认知,他所持有的消极观念会消耗他的心理能量,久之,会产生“很累”的感觉。
非理性认知不仅对人们的情绪具有消极影响,还会阻碍人们看清事物的本质。
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评价,认知的形成受到个体成长环境、经历、知识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我们所有的人在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都会形成一些有偏见的、非理性的认知,比如“不说实话=欺骗”、“好朋友就该无话不说”等等。
小结:本篇旨在让大家理解情绪与认知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通过心理能量的视角来谈情绪对人行为的影响,从而谈到认知与情绪的关系,以及拥有理性认知的重要性。后面会陆续和大家分享如何区分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从而拥有积极的情绪状态。
嗨。
我是Rachel香。
很开心与你相遇。
看完就点个喜欢吧。
当然关注就更好啦。(ノ≧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