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合隼雄的这本《孩子与学校》里,在教育的许多细节矛盾中,从小处、低处出发,怎样帮助不愿上学的孩子,怎样带着慈悲的目光去观察孩子,不是带有评判与标签的目光来观察孩子。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我们探讨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过度的教导有什么样的危害。教育里的最难的培育又需要怎样做呢?
他强调教育除了单一的教导外,更重要的还有培育,还有孩子的自我成长,如果忽略这些,只有单一的教导,会让孩子逐渐的厌学,尤其是那些个性比较强的孩子,也会失去自己的个性。这让我想到前两天读《三毛的台北地图》里所记录的她的厌学经历,除了老师侮辱性的惩罚,也有她不喜欢填塞式的教导。
培育是最难的,需要付出时间与耐心,也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如何尊重孩子个性,又不放任,建立边界都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说到“乖孩子”的内在束缚,打破这些束缚的方式,就是游戏。这方面的书有《游戏力1-2》,里面有许多可操作的方法。在这一点,我常常在小新那里看到游戏力的作用,这个暑假在外婆家,每天和她打闹,真的感觉他的调皮捣蛋的那些基因都被唤醒了。我注意到了,也尽可能让他释放,也常和他一起玩闹。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不随意批判与惩罚,也许孩子正在经受着压力或变故,正需要帮助,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敏锐的心。作者用了案例来举例说明,一个一向表现良好的孩子,突然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答不上来,几次都是,这时候老师是直接批评他,让他站后面去吗?可是后来了解到,原来是这个孩子某个晚上发现父母吵架,而且要离婚,还在争论他应该跟谁。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对他的不良行为直接批评与惩罚,这个孩子的内心会失去希望,是毁灭性的破坏。
作者也用了比较多的文字阐述孩子的道德成长规律,从他律到自律,不用太多抽象的道德名称 标签 来进行批判与道德抽打,尤其青春期的孩子,也许本不坏的,却会因为我们高高在上的道德评判,把孩子推入深渊。
我读完这本书,依旧觉得是要回到我们大人自身,如果我们的认知是局限与评判的,是无法看见一个完整的孩子的,我们会用自己的框架去框住一个孩子,而孩子最初是通过家长和老师来认识自己的。
如何打破这些框架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如果我们都没法看见自己的问题,也很难和孩子建立一个认识与链接的通道。就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惩罚与挫折,回到家又被妈妈批评一顿,孩子究竟为什么会犯错呢?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可以帮助他呢?他内心在经历着什么冲击吗?妈妈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批评有问题,孩子的内心就封存起来了。
再比如一个咬手的孩子,我们的制止和批评,只会强化,而孩子自己也会很无助。那么回到咬手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紧张不安,还是因为习惯成自然,还是内心的无聊呢?如果是紧张,是不是可以带领孩子回来感受紧张,做些放松的游戏,首先让孩子认识紧张,同时多陪伴与拥抱孩子,这些都是会让孩子觉得放松与被爱护的。如果是内心的无聊无意识,可以多带领孩子阅读与做手工,多去大自然,这些都是让孩子内心充实,激活好奇心去探索,就不会总是惴惴不安了。
阅读笔记
用#高倍速阅读法# 的橘子冥想进入集中阅读模式,花了2个番茄钟读完这本书,同时绘制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