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营销,坏营销
1. 界定的关键一:思维底牌
界定“好营销,坏营销”的关键之一,是要回到你做的营销及使用的营销工具背后的营销思维,去看你是否运用了某些营销的底层思维。这些营销的底层思维,被称为“思维底牌”。
¥案例:工商银行的SWOT分析
背景:工商银行是中国覆盖网点最多的银行,号称“你身边的银行”;而平安银行网点相对较少。
问题:如果你是工商银行的经营层,“中国覆盖网点最多”是优势,还是劣势?
swot分析的思维底牌之一:所有优势都建立在成本之上。对工商银行来说,网点多,成本很高;而平安银行用开网店的成本补贴客户,发展去中介化的数字业务。不同的人分析出来完全不一样。
2. 界定的关键二:营销的组织层级
小节:营销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整套市场经营战略,是一种组织层面的思维,是每一个市场当中的人员,组织当中的人员都需要掌握的一整套底层思维。
3. 思维底牌:逻辑 | 想象力 | 人性
1. 逻辑
¥案例:可口可乐“35.9%的市场份额决策逻辑”的故事
可乐市场份额:35.9%
消费者胃部份额:3.12%
基于胃部做增长的市场增长战略
可口可乐公司开始进入到纯净水,咖啡,茶和运动饮料领域。
营销是一种市场导向的增长战略,增长思维,是公司战略的核心元素,代表增长之路。
好的营销,来自于好的决策逻辑。
2. 想象力
¥案例:雪花啤酒品牌定位与营销战略规划咨询
背景:2004年,科特勒为华润做顾问,希望从华润旗下50个啤酒品牌中挑选出一个,打造为全国第一的品牌。
问题:判断把雪花啤酒打造为一个全国性品牌的战略入口在哪?
解决方案:价值观定位切入(当时所有啤酒都是产品导向,即口味如何,包装如何等)
百事可乐进攻可口可乐:New Generation Choice;
雪花进攻青岛:畅想成长,雪花是新一代人的选择,目标人群锁定在80后。
营销要有超群的想象力,看到别人看不到机会。
营销人要建立自己的商战案例库,去横向和纵向借鉴。
3. 人性
¥案例:
背景:一家旅游公司希望用最快、最高效的方式建立目标人群数据库,现有的选择包括:做微博广告,与其他企业交换数据库,联合促销等。
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旅游企业的营销人员,你有哪些方法、工具和手段来快捷低成本建立这个目标人群的数据库?
解决方案:团购网站!
背后的根本:人性的三种武器:
第一种武器: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第二种武器:人皆患失
人皆患失(Loss Aversion)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
第三种武器: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就是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塑造自己的产品或思想,从而达到口碑传播的目的,是一种可以诱发传播的因素。
做营销要有能够洞察人性的能力。
人性是人身上抛离不了的程序和固有特质。
小节:好的营销要有营销的逻辑,要有想象力,要能洞察人性。
从1P营销到Marketing Everywhere(ME营销)
营销作为市场或销售部门的一种智能 vs 作为全体成员的思维方式,经营思维
4种类型的CEO
1. 1P营销型
只做4P中的1P,比如只做推广;只看到广告、投放、公关;只做文案;只是Marketing Communication层面的营销。
2. 4P营销型
3. STP营销型
做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
4. ME营销型
“企业只有两个核心职能:创新和营销”。——彼得德鲁克
企业针对客户层面创造价值的一切,包括战略、商业模式等,都在营销领域的范畴之内。
营销是企业的经营中心。
公司不同层级的人所要关心的营销问题是不同的。
基层:专注执行;中层:多面考量;高层:俯瞰全局。
只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