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期一开始的时候,闹钟不知是被我关了,还是没响。总之起来的时候日上已经不止三竿,舍友不在。
群里叽叽喳喳吵了一阵,日常约饭。看了眼时间,半小时前。眼下她们几个应该早就聚起在食堂,交换着周末见闻了。为了回避隐约的寂寥感,点开朋友圈的红点,接着去刷了高中隔壁班一个男孩相册。我就是这么八卦的一个人啊,越无聊,越好奇曾经的熟人过得怎么样。
看到他在大学参加了剧社,参演每年的各种各样的话剧,参演每年的大学生戏剧界,扮成各种样子体验各种人生。他的相册像集邮册,个个九宫格张张和不同的脸靠在一起。
增加虐狗指数的是,他和胸大腿长腰细的女票一直好到毕业。从大一开始就一起自助出游,然后现在又要一同奔赴腐国求学。两个人的offer先后来到,同一间院校,同一个学系,同一个未来。
女票是美女级别,外出实习的时候还登上了微博话题#最美女教师#。
他们的大学是热闹而忙碌的。我几乎可以确信,他们的每一天都被排得满满当当,每天见到不同的人,吸取和输出着多元的信息。他们或许都不会有时间,像个花卷一样趴在被窝里盯着别人的朋友圈流口水。
顿时开始隐隐地怀疑起自己的选择来。还记得自己大二的时候,正忙着社团活动不亦乐乎,信誓旦旦地和父母说「出来念书我一点也不后悔」。
当时自己嗓门很大,灿烂的笑脸我也还记得。
当时父母对于来异地探望我这件事还觉得很新鲜。
一晃,四年。
父母早就没了当初的兴致,说以后没什么事应该就不会来了。家里的老人行动也越发不便,自己也走到了一个新的拐角,看着身边同学有的早早发达,有的握稳了名校offer,有的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四年前的自己应该不会相信四年后的今天,我还是会像个孩子一样,觉得自己没什么成长。大学有四年呢,那么长,我难道不是应该收获满满地离开,抱着一箩筐的证书奖状,习得的技能可以长长地列出一个单子?每一年都是这样慢慢走过来了,每一天自己都是神志清晰地看着一分一秒过去。那为何到了今日,仍然有种「我这四年去哪儿了」的恍惚?
一种「被消失」的感觉日益强烈地滋生起来,而且是多方位的。平时手机安静得可怕,同学陆续update各种活动相,里面的人好多都挺面熟。
2.
还是很难以置信,高中的一年,我留下的印记都清晰过大学这四年。那时候在走廊里挥手打招呼,从东楼梯可以一直挥到西楼梯。而现在从东校门走到西校门,都不一定碰上一个认识我的人。
这种情况是我升入大三以后,推掉种种社团活动,决定「安心学术」以后开始的。到了毕业年级,之前参与活动认识的前辈们陆续离开,恍然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小得可怜。
可能是因为,这四年,走进心里的人太少,仅仅打了个照面的过客太多。
身边总有同学神色匆匆,时而一身正装,时而一袭华裙,跑过我的身边,带起的香风衬托出我的灰头土脸。
作为抓紧时间走进社会的一群,她们更早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责任频繁地招呼她们各就各位。
对自己的自律太少,放纵太多。把事情今天就做完的时候太少,想了想决定「明天再说」的时候太多。吹毛求疵的时候太少,得过且过的时候太多。对自己下狠心的时候太少,决定「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太多。走出舒适区的时候太少,躲在安乐无为乡的时候太多。
我也并不是一个没长脑子的人。我会在一件事来临之前很久就开始思考我要如何为迎接它做准备,比如上大学前的暑假,自己认真看了许多过来人们写下的「大学心得」。有鼓励,有期待,有悔恨,有祝愿。有志得意满的前辈慷慨陈词地写下意气风发的动员书,也有垂首长叹的前辈苦口婆心地写下泪恨交加的悔过书。当时读着我曾以为自己这么早就开始心理建设,势必能随心应万变。当时的我怎么都不会想到,四年后的今天,自己沦为的,竟是后面这一类。
客观地说,有环境原因,也有自身原因。
环境原因,即自己上的学校不入流。身边占优势的群体要么是学习差的本地生,要么是家里堆起了一座金山的内地生。前者忙着打工,因为深知自己对学术没大兴趣也不是读书的料,不如早些积累进入社会的经验,人家是清醒的有计划的。后者呢,节假日我宅居在家,他们成了我能够在朋友圈周游世界的资深贡献群体。出席的场合都是我只在电视上见过的,穿的衣服戴的首饰,也是我不知道活到哪把岁数,才能有那个资本惊奇连连地往身上套的。
两类人,都和我不在一个世界。
圈子不同,都不允许我强融。
于是家境相似的同学自成一圈,每月定期聚一次,搞点小节目开心一下。不时翻着大众点评这样的网站,用美食填补空虚的内心,抚平迷茫带来的焦躁。
每次出门前,都会满心期待,都会暂时忘掉对未来的担忧,对现实的焦虑。
我无数次地把抉择的时机后推,给自己洗脑说「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会碰上什么契机,一定会增长一些经历一些见闻,足以帮我在那个时候做出理智而稳妥的决定。」事实证明,契机不是天上掉的,是自己得去找的。每天窝在宿舍里意淫,出门的瞬间发现,怎么大家都跑我前面去了,怎么大家都把我忘了。
这世界上人太多了,你真的什么都不算。不时刻做点什么提升存在感,在现在这个时代,你是随时可以「被消失」的啊。毕竟我们都忙,我们都想把时间浪费在又有趣又有本事的人身上。
3.
说完了环境原因,好了,这多少有点宿命论的成分,能够略微缓和一下我的强烈自责。可这是不是麻醉剂,我说不好。
想想,倘若我来到了我同学的那个环境,我是否会收获他见到的那些风景。
我在脑海里编织着,我通过多么强手如林的面试,同样进入了剧社,又通过如何的表演,拿到了女主角的位置;每天的排练都紧张又让人兴奋,我收获的朋友数不过来,每天都忙得没时间顾影自怜……
口水要下来的时候,我打断了自己的白日幻想。又10分钟被我这么意淫过去了,讲台上的老师幻灯片翻了7、8页,我还在死盯着第一张。
昨天凌晨,不对,是今天早上5点的时候,刚在简书上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提了一个观点,来回答「为何我们看了那么多鸡汤都没用」。因为「我们都只能做好自己,别人写的鸡汤,讲的是别人的性格为前提的成功方式。」虽然中有共性,但人的惰性更胜一筹。我们喝完鸡汤后壮志在胸,依照鸡汤里的指示给自己列了长长的单子,清楚标明了我今天明天后天甚至下一年要完成的目标。而目标存在的意义,总变成了提醒你自己曾经有多么高估自己的证据。
因为我们是我们。我们变成「别人」生活了一阵子,然后不知不觉地,一天一点点,我们又慢慢变回来了。尤其在大学这个自由的环境里,没有那么多约束,没有死死跟在你身后逼你跟上进度的老师,你决心对自己好一点。「年轻嘛,不享受就老了。」我特别赞同这句话是真理,可「真理具有条件性」,谁总把它挂在嘴边,谁迟早被它害死。
我觉得自己已经被它害得半死不活了。
然后在还剩口气的时候「惊坐起」,全世界找药给自己治病,慌乱得不行。
高中那三年,为何好像走了很久?因为那时候的每一天都是规律的,你每天都在完成一些事情,每天都在学到一些知识。甚至每隔几个月,你的价值观就能被刷新一次。
每天你都活在许多人身边。他们的思想随时可以给你冲击,活在群体中你享受到了成倍数放大的快乐。
而大学,我们开始习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规定我们上课必须坐在那里,没有人勒令我们要遵守一张纸上的从一到十。我们表面上可以自豪地声明「我们迎来了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子」,可多数人的豪言壮语未落就结结实实地摔了几个跟头,然后慌忙爬起来,成了乌眼青自己却不知道,还在逞强地摆出一副扬眉吐气的表情。
直到我发现自己的手机每天都很安静。从早到晚不带响一声。开始还高兴,觉得没人打扰,我自得其乐。后来意识到,没人找你,证明你「不被任何人需要」。都没人需要你了,你的价值在哪里?
曾经在报纸上看了一篇文章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心态容易走极端,做子女的可以为他们购入宠物,让他们在对一个弱小生命的照料中,感受到自己被需要,重新收获自己的价值。
当你发现自己对他人没有价值了,你不会有心情享受一天又一天看似爽到不行的空闲时间的。你会慌慌张张地寻找一切可能和任何人建立联系的管道,直白点,就是盼着「有人来理你」。这种空闲时折磨人的,处在其中,心情组合是焦躁加绝望。能够被用来享受的空闲时间,是存在于忙碌日程的夹缝中的。忙里偷闲,才是最令人陶醉的犒劳。
既然我「被消失」了是既成的事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接下来的时间每一秒都实至名归。它们是我的时间,就要变成我希望的样子。
加油,我和你都是。
送给所有比我年轻的孩子们,以及,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