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天一早,那时候,“戏唱完了!”你和我倒不妨说成是:“杂耍收场了。”我们都要共同鸣谢众神,因为他们起码还对我们发了慈悲。慈悲虽然不多,但毕竟是一种慈悲。……同样对于明天早上的事情,我希望你和玛梯尼都要完全理解:命运之神为我安排这样的结局,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不能再有别的更好的要求。……我会像一个即将出门度假的小孩子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向院子。我已经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对我处以死刑,证明我完全尽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杀害我,是因为他们怕我。一个人能活到这样,他还能再有什么心愿呢?
此番话,是英勇就义前的牛虻写与他的爱人琼玛绝笔信中的一段,在这信中,他是向琼玛进行最后的告别,也是与她再次相认。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向其描述对死亡的看法和对待方式。其感情色彩丰富、复杂,读后之感触一言难尽。
爱尔兰作家埃·莉·伏尼契的《牛虻》讲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却又不止革命故事那么简单;其中掺杂着人的蒙骗和侮辱,嫉妒与复仇,狂热的宗教热情与背叛,爱情的追求与幻灭,以及高尚完美的英雄主义,强烈的理想主义,伟大的奉献精神,浓烈的传奇色彩,悲剧性的动人情节,等等。
“牛虻”在故事中,既是主人公亚瑟历经磨难变身为革命领袖时的名字,又有着显然而明确的核心意象。接下来,且让我们走进故事去了解亚瑟和“牛虻”。
1、典出希腊神话之复仇的“牛虻”
“牛虻”一典,最早源自希腊神话中河神之女伊俄的故事。万神之主宙斯爱上河神之女,但由于惧怕天后赫拉的报复,便将美女伊俄化身为一只白牛放逐于天河之滨。不曾想,嫉妒成性的天后却化身一只牛虻去攻击牛犊,使她颠沛流离。最后,受尽磨难的伊俄来到非洲埃及,方得以恢复人形。
在我们的故事中,亚瑟的经历便多少与这伊俄相似,他的离家出走如同被放逐,之后同样历尽艰辛、磨难和侮辱;而在更大程度上,颠沛流离过后又重归故土的他,更是变身为“牛虻”,成为赫拉的化身,以极端的方式对曾经伤害过他的人进行报复。
所谓因果相生,因爱情而嫉妒,因嫉妒而忏悔,因忏悔而被骗,因被骗而出走,因出走而孤苦无靠,而见识了真正的地狱;亚瑟的不幸遭遇可谓环环相扣。
一个出卖忏悔者的教士,一个误解他的女友,一个曾被他极度信任却始终隐瞒身份、将其蒙骗的教父,以及一众欺弱的迂腐民众,彻底改变了亚瑟的外表与内心。从早年年轻英俊的清纯亚瑟,到十三年后面目恐怖的神秘牛虻,一切惊人的改变全都仰仗这些人而就。所以,他必须要报复。
与赫拉不同,亚瑟所报复的并非仇人,而是自己所爱之人。夹枪带棒的讽刺性话语,不单是他对付敌人的利器,在关键的时候,他也丝毫不吝啬地拿来用在曾经的爱人和亲人身上。
多年来的悲惨遭遇带给他的外形上的变化,以及作为地下党人灵巧的变形,不但使敌人对他真假难辨,纵然是琼玛和蒙泰尼里也认他不出,而这却也正方便了他来接近他们、观察他们;于是乎,他眼看着他的所爱之人被往事折磨,却仍不惜用犀利的话语来试探之、刺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