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来说教的,这世上,总是感觉到悲伤和不快乐的只有聪明人,所以要多读书。
那么总能让自己感觉到开心和幸福的要么是不那么聪明的,要么的多读书的聪明人,没用第三种了。
小时候,父母总希望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但是他们内心真正的书只有一条:教材课本。范围仅限围绕中考试卷,高考试卷的大纲提要展开,还不能太展,免得思维发散厉害收不回来,所谓的多读书,无非就是多读教材,多做习题而已,其他的么,肯定不是真心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很“多”的书可以来读,只有更多的教材配套解析与习题。
素质教育大法好啊,学生可以打着素质教育的“名义”开始“博览群书”了,什么知音,故事会的,甲看完了给乙,乙看完了给丙,物物交换。等到自己成年离校的“独立自主成家立业”以后的现代社会,那就更好了,孩子们人手一部手机,熄灯后躲在被窝里,课间午休什么的躲在厕所里,想看什么看什么,多让人羡慕。
羡慕他们这么小就有这么多的渠道可以读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生活道理,而我到了而立之年才读到,毁不当初也无济于事。
人活着,除了要学习谋生的技能,还要学生活的技能。除了吃喝拉撒睡,还有心灵。想要身体吃饱穿暖并不难,难的是心灵的吃饱穿暖。而有的书,就是教我们怎么喂养好我们的心灵,比如杨绛的《我们仨》。
其实很早就听过这本书,更知道钱钟书这个近现代史上的大文人,但我一直没用机会认真读这本书,还以为是一部像《悲惨世界》这种会让人生涩难懂的世界巨著,不敢轻易的翻开去读,总觉得这种大作应该先从身体上做足一切准备,沐浴更衣,正襟危坐,静静读来,当然,巨著也是巨著,只不过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巨著,我后悔太晚读到它。
书中只是记录日常生活种的趣事,名文化人的生活常态,细细想来,也无非是普通人家的烟火气息,逗娃,做学问,干工作,家常便饭,喝茶,生病看医生……而这每一件日常生活里平凡无奇的事情,在笔下,却能让人感觉到“我们仨”无比幸福的甜蜜时光,事情还是那些事,在不同的人心里,却会有不同的印记,物质丰裕的时候,他们温和的开心过轻简的日子,物质不丰裕的时候,也有过不得不面对家人短暂别离,早出晚归,幸福却依然相伴,从未远离。在战乱的年代,为了生计,早已在翻译界编剧界威名远扬的杨绛去小学代课,清华教课的钱钟书也因为其他原因远赴他方任教,辗转反侧才一家人在上海团聚。解放后的生活更是一波三折,从知识分子到被批斗,再到被平反,他们依然平淡如故,柴米油盐,教书,写书,翻译。
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不仅兢兢业业,提早完成学业,也没少学会自己生存的本领,自创美食,布置租房,还“顺便”生了唯一的女儿。
从钱媛的成长点滴来看,他们的育儿也是值得借鉴的,父母造就的环境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相比于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现代人仿佛物质贫乏感更强烈了,我们下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钱,唯独没用时间去感受生活,感受柴米油盐和鸟语花香。
人生遇见爱,遇见恨,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见理解。钱钟书告杨绛:遇见你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从未想过别人,旷世爱恋的背后,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不是缺少幸福,是缺少发现,缺少感悟。多读读像《我们仨》这样的生活书话,渡过自己的独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