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信息浩如烟海,有用的、无用的、有益的、无益的一浪接着一浪扑面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如果还是沿袭传统的阅读习惯,已经无法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快文化时代,我们的必须做出改变,学会快速阅读,让我们从容应对海量信息的冲击。
日本的印南敦史倡导的“流水式阅读法”,刷新了我们传统的“存储式阅读”阅读方式,让,值得读书想像听音乐一样,变成一个自然而轻松的过程。
让书籍内容像一首音乐一样从心底流过,只要“流过”就有意义,这就是“流水式阅读”。运用这个方法,能让你一年读完300本书。
“流水式阅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术,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阅读方法,它的核心要领是以每一章节的小标题为单位进行“跳读”,去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在短时间内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抉择、取舍,彻底舍弃自己不需要的内容,达到去芜存菁的目的。
那么可以跳读的内容又有那些呢,作者关于跳读的内容给出三个鉴定标志:
1、作者自述: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强调本书与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或者为吸引读者购买,有时候也会是作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进行的表述,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舍弃不读。
2、案例或经历:在适合快速阅读的实用类书籍里,为论证观点的案例可以跳过,也不会影响对观点的理解。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常常会跳读这些内容,因为案例描述篇幅很长,只要我们理解了观点的含义,那些论证观点的案例完全可以跳读。
3、煽情的内容:渲染期待或煽动情绪的夸张表达,都可以迅速跳过。比如:“读完这本书,可以改变你的人生。”类似这种表述,着实有点夸大其词,危言耸听,都是为吸引读者,故意作惊人之语罢了。
每一本市都有可以进行跳读的内容,阅读者作为阅读行为的的主角,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性地跳读,这样才能享受流水般的轻松和愉快。
然而要想真正掌握“跳读”的精髓,就要学会“流水式阅读”的四个步骤,才能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达到你的阅读一本书的目的。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的。序言通常大概介绍本书的内容以及写作背景之类的,通过阅读序言,我们可以获取书的基本内容;而目录是书籍内容的结构图,通过浏览目录,我们可以掌握书的整体框架,以及论述的逻辑。快速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
记得我在初读《如何让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是直接从正文开始阅读的,读的有些艰难,有些摸不着头脑,差点儿就放弃,可是重新选择阅读目录后,突然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书的主要内容一下子就抓取出来,阅读的兴趣也就随之而来。
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对于商务类和新的畅销书解释说明性的内容,一般都是采用开局—中局—结局这样的结构,开局作者会直接提出观点或主题,中局用案例论证观点,结局再次确认观点,总结观点,首尾一般都在5行左右阐明观点,所以中间的案例即使不读,也不会影响读者对主要内容的消化和理解,我们只需阅读首尾各自的5行内容即可,这样会大幅度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步骤三:锁定关键词之后再阅读。搜索与书籍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阅读,可以进一步帮助你弄清楚阅读这本书的目的,你想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像这本《快速阅读术》里。我们主要是想掌握快速阅读方法,所以“呼吸式阅读””、“流水式阅读”、“一行采集”、“一行精华”等都是我们要锁定的阅读关键词,在接下来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选择只读与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内容,其余的都可以略读。
步骤四:缓急有度,保持好节奏的阅读。做什么都要讲究缓急有度,不然一味地保持一种节奏,不是因为太紧张感到疲惫不堪,就是因为太松散而半途而废。总之要不断调节好阅读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始终保持一种最舒适的阅读状态,这样才会长时间保持阅读的兴趣,最终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
“流水式阅读”的技巧和步骤,简单明了,学会种“跳读”方式,让书中的你想要的美好的、重要的内容像一首首美妙的音乐流过你的心底,从此不再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