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水流沙的第 9 篇原创文章
前言 职场如股市
人生很多规律是相通的。打开尘封已久的股票账户,回忆起曾经的光景,发现置身场内与置身其外,俨然不是同一种心态。股票也不过是人生的缩影,回想起刚进职场的心态,与刚进入股市的心态,几乎无异。但很多道理,是后来才懂得。
为什么有的股票长期屹立不倒,也有很多股票熬不过几年。置身场内,我们大多时候对自己很难有清醒的认识,在我们对职场迷茫的时候,换一种视角,多想想把自己活成一只股票,或者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一、明确方向与战略
这是一个关于职业与行业选择的话题。如何选择,原则有三:择己所好,择己所长,择世所需。
1、择己所好
择己所好,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延伸一下,应该是:不管是因为喜欢而选择,还是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要想有所成就,最后要学会从心底喜欢这份工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喜欢,简单的标准是:你是否曾经忘我、乐此不疲地做这些事情,并且做成后感到轻松愉悦,有成就感的。
2、择己所长
这是一个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话题。初入职场,我们都是职业技能小白。这时候的“所长”,并不是说擅长做这份工作,而是符合性格或者潜质的优势。
工作一段时间后,挖掘并专注自己所长。面对选择的时候,不轻易频繁尝试不擅长的领域。
3、择世所需
择世所需,意味着选择朝阳的行业和职业,如呼叫中心。职业转型相对有一定难度,行业转型相对较易,如果万一进入的行业确实越来越没落,及时转型是上策。
这跟上文提到的不轻易尝试不擅长领域,没有冲突。关于坚持和尝试,是两难的选择,需要学会平衡。
二、重视价值的积累,而非估值炒作
价值是真正意义上股价的支撑,而不是估值。如何在职场积累自己的价值:
1、保证专业专精。
确定职业规划后,通过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刻意训练,使自己达到专业的精通水平。如选择呼叫中心,就要不断地学团队管理、质量管理、培训管理、流程管理等。
2、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边界。
呼叫中心是一个大杂烩,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技能,还可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个人管理等,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边界,从另一侧面提高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能力。
三、重视品牌的打造
这是一个品牌的时代,不单酒香还怕巷子深,个人也需要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个人品牌如何打造:
(一)、重视职业素养,赢得职场口碑。
良好的个人品牌,除了专业知识过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有很多方面,大多领导看重的无非3样:
1、敬业
有人可能会偷笑,这年代还谈敬业,但恰恰大家所认为最容易或者最不屑的,其实是最难的。敬业的表现形式:
✔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做到专业专精。
✔领导交代的任务,坚决执行,并且出色完成,而不是敷衍了事。
✔预离职期间,认真做好收尾工作,并详细做好交接文档。
2、合作
✔协同工作:自己做任务的时候,出来的结果需要考虑下一流程节点是否便捷。
✔配合支持:其他人或部门提出的合理配合和支持,即使需要增加额外工作量,无条件执行。
✔共同进步:发现其他人或部门需改进之处,积极建言。
3、宽容
✔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有不完善的之处,或个人认为不合理的时候,需要宽容对待,积极适应与改变环境,而不是怨天尤人。
✔任何一个同事,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要跟道德和素质无关,我们都需要求同存异。
(二)、学会分享,以教代学。
分享与培训,是职场最快的成长途径之一,也是个人品牌打造的最好机会之一。其一是通过分享,能让更多领导与同事认识自己。其二,通过分享与培训,不断曝光与改进自己的技能,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四、正确自我评价,避免自我估值远高于价值
美国某杂志做过调查:当世名人谁配得上死后进天堂?克林顿的支持率只有52%,麦克乔丹支持率也只有64%,但是有那么一个人,他的支持率高达87%,那个名人就是----“我”,也就是投票人自己。
过度自信是人的天性,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估值,要比自己价值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如果自我估值远远大于价值,那就有问题了,人就会开始装。
但人很难处理好假装,装来装去容易骗自己,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工作中常常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抱怨自己付出得多,得到的少。抱怨自己有能力但得不到晋升,领导们不懂得欣赏人才。
但泡沫终有破裂的一天,等到自己真正认清价值所在,时机也就过去了。
五、理性看待低谷(低估),耐心等待价值回归
可能由于整体经济低迷、行业不景气、就业信息不对称,自己选择、甚至莫名其妙地无缘由,导致自己价值遭遇低估。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气馁。从长期看,股价围绕价值波动是股市的自然规律。好股,迟早是会爆发的。
在低估阶段,勇于面对现实,理性看待困难,学会自我关怀。这又不是世界末日,只是短暂的阵痛而已。
在低估阶段,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也是一笔人生重要的财富。
在低估阶段,学会坚持积累,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重视价值提升,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价值回归。
很喜欢一句话: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的,而是和你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努力把自己活成一只“贵州茅台”,而不是ST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