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时候,被一声声鸡叫从睡梦中唤醒,在老家是难得一闻了,不想在此却能重拾儿时的记忆。四周还是黑漆漆的,预先要备一下课,介休和绵山到底是怎样的来历?
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介之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介之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介之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斯人远去,此山独存,精神永在,高尚的品格就是一面历史的丰碑,永远在昭示着人,再教化着人,人心向善,人品向高,见贤思齐者,蜂拥而至,纷至沓来,为景乎?为人乎?
不知不觉间竟又朦胧睡去,醒来时已经六点五十,和妻子匆匆忙忙起床,忙乱的穿上衣服,急急的洗刷了一下,来到院落中,主人已早早起床,煮好了米饭,黄澄澄的,直逼人的眼球,四个馍,一碟咸菜,便是我们的早餐了,虽略显清淡,却也正合胃口,要紧的是要多喝水,在炎热的天气里,水分是第一位的。等大同的朋友下来,我们已经“偃旗息鼓”了,报以一声笑,道上一句别,退了客房,询问了老板风景妙处,便开始向绵山出发了。
我们居住的市民山脚下的村庄,千百年来村民也享受着古文化积淀带来的妙处,享受着渊源流长的“介公”精神,开旅馆者大有人在,遍布村子的角角落落。
绵山门口有两座雕像,一个据说是彭祖,在绵山修行,走遍了山山岭岭,尝遍了水草山味,体态丰茂,骨骼清奇,活了800岁,镇守山口,象征着代表着人们的一种意愿吧!和我的猜测介公像是大相径庭了,但同时又有一个疑问,怎么不是介公像呢?
那动物的塑像远看象马,近观有翅,又像是龙的模样,只觉自己孤陋寡闻,也就“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吧!
连带着来回坐车加上保险,绵山的票价在175元,排队的游客宛如长龙,暑期虽然天气炎热,却是旅游的高峰期,旅游团也迎来了旅游的旺季,如火热的天气一般,导游也在兴高采烈的忙碌着。
清一色的旅游大巴,呼呼的开着空调,游客排队上车,满了就走,另一辆车马上就开了过来,走上大巴,阵阵凉意袭来,减去了清晨因炎热而带来的丝丝烦恼。很快大巴就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之上,起初还是柏油路,却显得比较的逼仄,仅容两辆车通行,几乎是擦肩而过了,比起刚刚整修过的大峡谷道路,不知要差上多少。
山路崎岖蜿蜒,角度较大弯路较多,走了十多里的路程,风景杳如黄鹤,峰回路转之间,尽是植被郁郁葱葱,难怪人家导游说,细细游来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其时正好雨过也,有细雾升腾于山间,袅袅婷婷,踟蹰久久不去,云山雾罩,人间仙境,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在缓缓的流动着,那是一种绝无仅有的风景。“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应该就是这样的境遇吧!“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将有一位怎样的女子出现在这人家仙境之中!
车至山顶,已走到了柏油路的尽头,开始向下而行,石板路取而代之,开始了另一段惊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