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看《女友》,上面有篇文章题目是《超级闺蜜,让我陪你一起老》,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女孩的生命中大概都会有这样一个超级闺蜜,她是那个有八卦就立刻与你分享的八卦女,是那个一和你玩自拍就拼命往后躲以衬托你脸大的腹黑女,是那个和你勾着手逛一整天街都不觉得累的购物狂……亲似姐妹的我们常在猜谁比较早出嫁,憧憬着我们都要当彼此孩子的干妈。就像电影《闺蜜》中说的那样,她是你的半个家人、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她胜似家人,甜过恋人……
读着读着,我又开始纠结那个想了很久也没想清楚的问题:我的“闺蜜”在哪里?又或者,我也需要一个“闺蜜”吗?
我和A相识多年,关系很好,吃饭喝茶聊天八卦,貌似超级组合,可是由于家庭状况不同,某些话题仍属于禁忌。
我和B是老同学,我关心她,她关心我,但我们分处两地,大多数时间只能靠手机互诉衷肠。
我和C有很多共同话题,聊孩子,聊工作,相谈甚欢,可是却无法一起逛街购物,因为喜欢的风格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和D不常见面,不喝茶不逛街不八卦,但这不妨碍我们喜欢同样的作家,时常分享喜欢的书籍。
她们都是我的朋友,都是“我喜欢的女人”,可好像没有一个人完全符合“闺蜜”的定义。
记得几年前我一个好友出国,别人总会问我她的近况,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经常联系。后来她的情况是从另外的朋友口中传出,于是有人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们俩关系那么好,怎么她都没跟你联系而跟别人联系了?”那一刻,我尴尬极了。我不能表现出无所谓,因为在那人眼里可能会理解为我根本不在乎什么好友不好友的;然而我又实在无法表现出有所谓,因为我的好友不是我一个人的,如果因为这个而“吃醋”的话,我们的友情也变得太庸俗了。居然这样“被闺蜜”,我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叹气。
我相信女人之间的友情,但不相信以“闺蜜”二字来衡量友情的深浅和真假。相对于“朋友”,“闺蜜”更像是媒体制造出来的一种概念,一种铺天盖地地宣扬,告诉女人们这是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你要跟上时代,你要活得有品味,你就需要有“闺蜜”。可是,I don’t buy it!
所以,我喜欢的女人们,我的家长里短可能不会全都跟你们分享,我可能逛街喜欢一个人自己去,我可能不是第一个给你的微信写评论的人,我可能一年才能见上一次你,但你们一直在我的心里,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非常非常珍爱的朋友,而非“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