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是偏向于喜欢幽默感的人?在Facebook上,我们为什么会期待毫不相识的人的点赞和关注?是什么让我们喜欢谈论八卦和热点事件?这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行为,是我们大脑中的社交网络运作的结果。但你一定想不到,“社交”是我们大脑最为活跃的工作项目。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本《社交天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化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带领我们分析社交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脑机制。作者马修·利伯曼通过大量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提出了“社会脑”的概念,为人类的许多社交行为给出了相应的神经学解释,也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不妨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cpu,只要是开机状态,它就会按照各种程序的指令去执行相应的任务。有些任务是需要执行的时候打开,执行完了就关闭;而另一些任务,则在后台保持常驻状态,或者在cpu有空闲的时候加入进来。那么社交之于大脑,就是后面这一种任务和计算机cpu之间的关系,书中称之为“默认网络模式”。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发现人们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在不同的行为切换的间隙,就会开始进行社会思考。并且,在观测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中,默认网络和社会认知所激活的神经网络是一样的。可以想见,我们当下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社会认识等所构成的社会认知系统,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日以继夜思考的结果。
即便你意识到了这一点,你也不能轻易就放弃社会思考,因为你已经身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当中。从进化的角度来说,社交是人类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基础上进化的能力,它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活,并且向更高层次去进化。所以站在全人类进化的维度上来看,我们的大脑终其一生都不能离开社会思考,用作者的话来说——“社交是大脑的一生最爱”。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社会认知发展是人类进化的需要,那么是什么在推动着社会认知的发展呢?书中提出了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分别是: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类社交的第一大驱动力——连接。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个复杂的连接系统当中。从小,我们会有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到长大一点,会有朋友、同学和老师;成年以后,会有同事、老板、客户等等。我们与这方方面面的联系,其实就是社会连接的过程。
关于社会连接,书中提到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社会痛苦,当你与某一个人的社会连接受到阻碍,你会感到伤心难过,这个时候就是在经历社会痛苦;另一个是社会愉悦,正好与社会痛苦相反,是社会连接更加紧密的表现。那么我们接下来首先了解一下社会痛苦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