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先生曾问:清明祭扫祖坟的意义何在?
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多数人,可能得到的是千篇一律的“传承传统文化,缅怀祖先英德”等一类高大上的答案。
是的,教科书上也是这么写的,我们的长辈也是照本宣科地这么教导我们,甚至我们不问,他们也不说。
似乎自从有了“传承传统文化”这句话,我们便有了一套标准答案,从而免去了思考的周折。
不过,曾仕强先生说,清明祭扫祖坟的意义应该是:长辈做给子孙看,通过行动告诉他们,以后我死了,你们也要这么做,每年记得来看看我。
真是个有趣又实在的说法!
——我巴巴地把你们带来,教你们该怎么祭扫祖坟,无非就是希望以后我的坟头不要一年四季都杂草丛生,不要被人指指点点说这人生前肯定养了一群白眼狼啊!
细想,古代劳动人民大多数文化水平有限,而且靠天吃饭,一门心思都在那几亩薄田上,哪里会跑出“传承传统文化”这样的概念出来呢?
“传承传统文化”云云,大概是文人挥毫时灵感一现偶得的罢?
正如所谓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故乡,不过是诗人酒足饭饱之后的产物而已。
农民看到的,是庄稼的收成和老天爷的脸色,而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渔舟唱晚,鸡犬相闻,才不是我们的故乡。
大多数时候,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无法用双脚去丈量世界,只好通过眼睛看别人眼里的世界,并在脑海里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可是,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不一样,在没有亲临其中时,我们无法得到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答案。所以,一个权威的标准答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世界有了标准,有了它运行的轨道,它就会变得秩序井然。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标准之下才会安心,也无形中消除了更多由于意见不同而产生的争端。
少了碰撞摩擦,生活变得舒适。于是我们依赖着、渴望着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但是,标准答案只是给大众提供一个方向,并不妨碍你开动脑筋去寻找新的你认为更加正确的答案。
而一旦人们厌倦了这套标准,对标准答案之外的世界反应得就格外敏感。
比如余秀华的诗,让习惯了当今诗歌风格的人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诗刊》编辑刘年说的:“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对,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不过并不像他看上去的那样“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主体意识在慢慢苏醒。
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再是仅仅看别人眼里的世界,还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筛选,要烙上自己思考过的痕迹。
他们在认同标准答案的同时也承认,这个世界,有时候并不像他看上去那样。
于是换了姿态,换了审视的角度。对待不同的声音,他们没有用标准答案来打压,而是抱着待之以尊重。
尊重不同于包容。
如果说包容尚且以我为主,那尊重便是双方暂且忘记“我”,站在同一个水平面对话。
有了尊重,才能在标准答案的帷幕下打开更多的缝隙,让更多标准答案之外的东西被照亮,被发现,被认同。
而我们想要的,正应是那个“不像他看上去那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