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孩子没有“我执”,是由父母卖力教导下,孩子有了好坏之分,开始执着于他认为好的是“我”的,我“喜欢”;“坏的”不要,“我”不喜欢。那么父母养育孩子时,如何引导孩子不去评判好坏,但又能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
WJA老师:
我觉得这个家长害怕孩子一分就升起了执着,估计在生活当中很多事情有点不敢说,不敢做。为什么有这样的焦虑?其实这是多余的。你怕孩子产生我执,就不去履行父母的责任,这样就走入了一个误区。好像觉得教给孩子分了以后,他就不能到达不分的境界、众生平等的境界。
我们知道分是成长的必然阶段。分,给事物命名,我们才有思维运作的基础。我们今天说的这些话,都是建立在分的基础上;如果不分,就是混沌的、稀里糊涂的状态。所以分是必然的。既然分是必然的,对此就不需要害怕,你要履行父母的责任。但是我们要知道怎样教孩子好好地去分。
我们教孩子多做事实判断,少做价值判断、情感判断。事实判断是我看到什么,我听到什么;这个事件,它发生了什么。价值判断是这个好,还是不好;它直接把标签贴上去了。情感判断是我喜欢的,就是好的;我不喜欢的,就是不好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容易让我们陷入更深的“我执”;站在我的角度去评价,去感受,以我的好恶来确定这个事情是好还是坏。
从事实判断,我们比较容易回归事物的客观本质。比如不要和孩子讲卓越就是好,平庸就是不好;要让他从事实的角度去看卓越和平庸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猪,它好吃,好喝,不做贡献,它的因果如何?带着他去思考,去观察,去想这么做的因和果是什么。帮助他建立因果的思维,而不是好坏的思维。不是排斥平庸,过舒服的日子;是要让他清晰地看到,如果现在选择一种舒服的、放纵的方式,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可以做这个选择,并清晰看到每一个选择的结果是什么。这是因果的思维。还有平衡的思维,就是付出的多,才能得到的多;我吝啬于付出,得到的就少。
把这个世界运作的客观规律多讲,让他建立这种思维方式,比我们单纯说好还是不好要好得多。我们作为父母,既然要分,就教他如何好好地去分:要事实判断,不要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至于不分,不是你的责任,那是孩子自己的责任。他想人生减少烦恼,要达到更高的或者通透的境界,到了相应的阶段,他心里升起了这种需求,自己会去找这条路。这不是你要担心的,你只要做到让他好好地去分别,就做到了父母的责任,不用过多担心孩子将来有“我执”怎么办。这就是生命。
不要执着,学会让你的眼睛看到其他人、更大的环境、更大的因素,而不是只站在他一个人的角度,把眼光放宽。比如说山长,他不是按刘老师的方法来修的,也很少用“分或不分”这些词,但他为什么就可以不去执着?他在用他的自性——不是只看自己,是看到别人,看到环境,看到一个更大的空间,“我执”就破掉了。他知道这不是由他一个人决定的,有很多的因素。客观、理性、眼界宽广,就不容易掉到“我执”里面。
山长和刘老师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他们所说的、感受到的境界又是一样的。所以你还怕什么?山长分得这么清楚,精英教育、高级人,上层人、下层人,平庸、卓越……,他都不执着,不烦恼。所以,建立良好的思维,当然要分;如果我们都不分了,不能正常地思考了,怎么成长、修行?
关于第二点,分而不执,就是我有分别,但我不执着。我不执着于我的看法,不执着于我就是对的;我能看到更多的因素、更宽广的因缘和合的层面。我把自己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不执,跳出那个小框框。《六祖坛经》里讲“能除执心,通达无碍”,把这个执着的心去掉,通达无碍,这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