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辑思维到“得到”
在得到这“app”一转眼就有一年多,在这里我这分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变化;首先我从之前只去关注新闻资讯到“6个专栏的用户”;而反观“得到”的表达就是音频和文章罢了,但是神奇的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思考方式,就像里面的“李笑来老师”所说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嘴里说的理由各异,但是行动又是恰恰相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脑在拟合理由,只有你行动了,这个拟合的优势才能帮你篇继续下去里理由;还有的就是使我真的对我生活有了指导意义呢,如果之前有人和我说要花钱去投资自己,我就会有个刻板印象就认为,别再忽悠人呢,我要活出自己的表达;但是现在的我就会出口一句,你所说的投资自己是怎么说,是那个方面,真的可以吗;因为我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已经有了一个思维的价值观就是“可以成长的事情应该可以try again”。而我当时想起来我之前订一个专栏也是一个观念就是罗胖之前说过多的“免费的东西他的最大目的肯定不是帮你的”--“罗辑思维的某篇文章关于免费Wi-Fi”的见解。所以我才下定决心定下了。
“不后悔的感觉”----从我定下第一个花费的专栏到现在从没后悔。我不知别人有没这个感觉,从买了某样的东西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自己的新鲜感之后就会涌出一种后悔的感觉,这种感觉既然,连在打网游时我也会有的感觉,但在“得到”我觉得这个感觉如同不存在一样。之前有的“得到”战友就好奇问我你定这么多,看得过来吗,你不上班,不辛苦吗;这个问题在一个星期我不断的想,甚至第三者来观察自己,原来这个真的不辛苦啊,这个才是我想要的状态,每天真的去思考老师给的问题,而还把他用在实际工作中,就如同“万老师”和“薛老师”中所说的“沉没成本”,我真的以前在考虑已不能换回的费用,很容易影响我接下来的判断,但是思想是已花费的就不再是成本,你要找到最能体现价值的事去做,而不只是缅怀过去不已。所以我想和战友说,我订的专栏的确看起来很多,只是我现在的成长率不高的局面,如果我能继续成长我会订得更多。
最后我要谈的也是一个关于得到的音频“倾听你自己的低语”里面有一个细节让我发生思考:一个50几岁的老人用3年为了自己能把上大学的实践阐述给他的8个子女。而这个老人还比较了“你应该做什么”和“你能做什么”的差异,去倾听那个你能够做什么的声音。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定义你的角色的了,因为我一旦听从自己的直觉,就会全力投入一些项目中去,而会放弃某些东西。所以有时是要听从自己的低语,而不是总是压抑自己的直觉,有时我们总是会幻想自己应该怎样怎样,但是自己究竟是怎样呢,却一无所想;就有时会有“自我”重要的倾向,我对这个问题,我现在会很自然的找笔找纸把所想,所知的写下来。最后还有一个习惯我已经养成了就是不会再因不懂的怪罪其他人,以致于最后放弃,我现在信奉的是不懂的我可以查啊,我查不了,可以问啊
最后在这里,对所有战友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