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世界吻我以痛,我将报之以歌

01.

直到李商隐去世的一千多年后,人们还是争论个不休。因为一首叫做《锦瑟》的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人说,虽然这首诗的题目叫《锦瑟》,但是诗的内容跟琴没有半点关系,所以这是一首无题诗。

有人说,怎么没有题目?怎么没有关系?“一弦一柱”说的不就是琴吗?“锦瑟”就是它的题目。

关于题目的辩论还没有个结果,有关内容的斗争又开始了。

有人说,“锦瑟”是令狐楚家一个侍女的名字,李商隐在令狐楚家寄身那么多年,也许是和这侍女有难了的情缘,才写出这首诗。

有人说,二楼说得有道理,锦瑟是一种乐器,有五十根弦,分适、怨、清、和四个声调,而这首诗的中间四句刚好就是在形容这四个声调,所以这是一首咏物诗。

有人说,这是一首悼亡诗,“蝴蝶”“杜鹃”皆是离去的象征,“珠有泪”是哭泣,“玉生烟”是安葬,这是李商隐在“追忆”他与妻子的“情”。

有人说,他在这首诗里“追忆”的“情”不是与妻子的爱情,而是自己美好的年华,看,前边不是在说“思华年”嘛。

有人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其实,这是一首表达爱国之情的诗。

呵,乱了乱了。

李商隐这个“坏”人,就这样折磨了人们一千年,然后,还要继续折磨一千年,一万年……也许你要问,作诗是给人来读的,他为何要让世人这样苦苦地猜呢?明白如话不好吗?明白如话当然好,但如果我是李商隐,如果我也有他这般的才情,我也会写这样的诗:生活给予我苦涩,我把它酿成诗歌,所以那一字一句里注定是艰难。

02.

李商隐出生的公元813年(约),已经是中唐时代的尾声了。藩镇割据、宦官掌权、朋党之争让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尽管李商隐的家族与唐王朝的统治者是同宗同族的关系,但这种“同宗同族”要向上追溯到西汉时期,远达千年。优越的族亲在封建社会确实是一个人发迹或者升迁的砝码,可这种“族亲”就另当别论了,更何况,李唐王朝此时已摇摇欲坠,自身难保。就这样,这个低级官僚家庭其实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原有的官位被免职,全家人离开家乡荥阳远迁浙江,李商隐开始了他不安的一生。

虽然三岁就开始了羁旅漂泊,但李商隐还是执拗地期待着美好。

首先,他的名字就很有寓意。据说在秦末汉初的时候,陕西境内的商山上隐居着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学着,因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刘邦登基后,欲废太子刘盈,吕后闻听此事非常着急,便和张良一起请“四皓”出山。后来有一次,刘邦与皇子们宴饮,见刘盈的身后站着“商山四皓”,知道这是大家都不希望废掉太子,又觉得刘盈将来有高人辅佐,就消除了废太子的念头。李商隐的父亲为儿子取名为“商隐”是希望他能如“商山四皓”般长寿,改变家族短命的命运;立字为“义山”,也是取“商山四皓”能为社稷高义出山之意。

这个出生在中原的孩子,血液里与生俱来有一种经邦济世的进取基因;童年在江南度过,恬淡的山水又塑造了他含蓄、柔和的性格。于是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左手作指点江山的文章,右手写瑰丽唯美的诗歌,既能“商隐”,又可“义山”。

然而世事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03.

李商隐十岁的时候,人生的第一个劫难向他走来,他的父亲在任上病故了。父亲的病故对于李商隐来说,不仅意味着与亲人的永别,同时也意味着虽然他才十岁,但作为家里的长子,他的肩上就已有了责任二字。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为这个家做什么呢?李商隐在他后来的文章中曾提到,父亲病故后,他便与母亲无奈还乡,开始了“佣书贩舂”的生活。所谓“佣书贩舂”,就是替别人抄书收取费用来补贴家用。

在这样贫瘠且艰难的岁月里,李商隐依然觉得上天待他不薄,因为他遇到了一位上过太学却隐居在野,并愿意教他学问的族叔。这位族叔可谓满腹经纶,经学、古文、书法皆有颇高的造诣。遇到他,李商隐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没有他的教导,李商隐天赋的才华可能就要像“方仲永”那样,被耽误了。

遇到他,李商隐也是不幸的。这位族叔大人的学识毋庸置疑,但这并不代表他的一切都适用于社会。至少我觉得每一个满腹学问却选择归隐的人,或者是有一段辛酸的经历,比如孟浩然;或者是思想与这个尘世不相容,比如陶渊明。无论这两点中的哪一点,都与李商隐要经邦济世这个理想是背道而驰的。还有他满脑子厚古薄今的思想,就好比那个“寿镜吾”老先生,如果鲁迅一直向他求教,那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与《呐喊》《彷徨》了。万幸的是,鲁迅善于革命;可叹的是,李商隐并不懂得。他天真地全盘接纳了族叔大人厚古薄今的治学理论,以至于他开始准备闯荡文坛时依然是“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所谓“偶对”便是指骈文,又称“四六体”,讲究对仗,讲究辞藻。这种骈文,起源于汉末,兴盛于南北朝。到了唐朝,虽然韩愈等人一再倡导“古文”,但当时的科举应试和公文写作,仍以骈文为主。政治和社会都需要骈文,李商隐偏偏不喜欢又不擅长,这是一种要命的格格不入。

04.

命运很喜欢跟这个单纯的人做游戏。

就在所有人都眯着眼、歪着嘴跟李商隐说“古文没出路”的时候,欣赏他的人就出现了,而且是一出现就是两个。这两个人,一个叫白居易,一个叫令狐楚。

李商隐抱着一摞古文四处拜谒,换来的,都是摇头。就在这时,有一个叫白居易的人站出来说:“我顶他!我老了,不能再为这个年轻人做什么,但有一天我死了,愿投胎做他的儿子。”

以白居易当时的地位,已无须再为李商隐做什么,这样的一句话,就足以震惊整个文坛。被震惊的人都在想一个问题:白居易一辈子都在追求“通俗”,可李商隐的文章那么晦涩,他的诗歌也那么难懂,白居易怎么会喜欢他呢?神奇的是,白居易就是这么欣赏这个年轻人。

但就像白居易自己说的,已经年迈且闲赋在家的他,或许只能帮助李商隐出名,却无法帮助他成功。不过没关系,还有令狐楚。

令狐楚这个名字,相对于白居易来说,略微显得陌生些,但他并不是小人物。令狐楚的骈文、韩愈的古文与杜甫的诗,是当时社会人们公认的“三绝”。李商隐最需要也最缺少的就是骈文,刚巧就结识了令狐楚这位喜欢他、赏识他,并想教导他、提拔他的骈文大家。看起来,一切都朝这个少年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着。

令狐楚对李商隐好到什么程度呢?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令狐楚应该算是做到了。教导李商隐骈文写作、公文写作以及应试文章写作这些自不必说,令狐楚还把李商隐带回自己的家里,“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是的,令狐楚知道李商隐家境不好,所以在生活上也给予李商隐充分的照顾,并且,连李商隐将来如何走向社会、如何步入仕途,令狐楚也都在帮他谋划着。

不仅如此,从李商隐走进令狐楚家的那天开始,令狐楚还有意安排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与李商隐交游。虽然令狐绹大了李商隐十八岁,但令狐楚还是时不时地提点儿子在文学方面要想李商隐学习。

05.

年幼丧父、清贫无依的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关怀下体会到了一种温暖,一种可以终身信赖的安全感。他畅想着,将来的某一天,令狐楚一定会帮他谋一个职位,然后他便可以更好地侍奉母亲,再不用“佣书贩舂”,还可以让这个小官僚家族的命脉继续维持下去,不负父命,不辱祖上。以至于他在此时写下“自蒙夜半传衣后,不咸王祥有佩刀”的诗句来表达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然而事实上,令狐楚待李商隐的好是真的,但他为自己的培养朋党力量、为儿子将来扶植政治助手,也是真的。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时期一颗巨大的政治毒瘤。以牛僧儒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相互倾轧,此起彼伏,绵延四十年。令狐楚与牛僧儒交好,是牛党的骨干,李商隐作为他的幕僚,在外人眼里,自然也是。但李商隐自己浑然不知。他真的这么木讷吗?不,他只是单纯。他当然知道牛李党争这回事,但他单纯地认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只求日后在考场上答出一份满意的试卷,再谋一个过得去的工作,这就行了。至于什么党争,他无心参与。可事实上,从他走进令狐楚家大门的那天开始,这一切就不由他自己做主了。

从公元829年到公元833年,李商隐数次走进考场,都铩羽而归,那个学识不如他的令狐绹却顺利地金榜题名。直到公元837年,已经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令狐绹听说李商隐又去参加考试了,便向考官稍加示意,那一年,李商隐就考中了进士。

我不想恶毒地猜忌李商隐那几年的屡试不中是令狐父子在让他尝尝政治的厉害,但这前前后后的一切,总是说明了一些问题的。官场的潜规则就在那里,李商隐依然选择视而不见。公元837年年末,令狐楚去世了。恩师已然作古,与令狐绹又走在了两个社会阶层,李商隐在为自己的伯乐做了最后一件事——撰写墓志铭后,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这一离开,又是一场劫难。

06.

就在李商隐人生第二次无所寄托时,爱情向他走来。

不知是人为刻意的安排,还是冥冥的偶然,李商隐从令狐家出来不久便接到一封赴宴的邀请函。这封邀请函的发出者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他要请那一年所有的进士们吃饭。因为是请所有的进士吃饭,李商隐没多想就去参加了。这一次饭局中,李商隐对王茂元的端庄贤淑的女儿一见倾心,王氏女也对这个文采斐然的青年诗人一见钟情。李商隐结婚了。

这是命运再一次眷顾了李商隐吗?不,是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他。因为这个王茂元与李党的领袖人物李德裕交好,不管他自己这么想,也不管李商隐怎么看,世人是都把王茂元看作李党中人的。迈出这一步,李商隐便再也无法在“牛李党争”这个政治漩涡中脱身了。当他娶王氏女的消息传到令狐绹耳朵里时,令狐绹用一句“忘家恩,放利偷合”来形容他。这一切,李商隐都不知道,在他心里,恩师依然是恩师,好友依然是好友。

之后的近十年里,李商隐在仕途上倍受排挤。

也许是与牛党有了瓜葛的缘故,李商隐先是在参加吏部的授官考试中被无辜出名,这直接导致他获得朝廷正官职的时间整整推迟了一年。一年后,李商隐刚满怀欣喜地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就又无缘无故地把他调到弘农做县尉。校书郎与县尉,看起来职位高低相仿,然而一个在朝廷一个在地方,相去甚远。在弘农期间,李商隐不忘初心,要为国家尽他“义山”的职责,可又因为替蒙冤的死刑犯减刑而遭上司的变向责难,幸有好友相助才免去一场灾祸。在这近十年中,李商隐的母亲与岳父相继去世,不断被延长的回乡守孝使得李商隐离工作和升迁的机会越来越远。

尽管饱受磨难,尽管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捉弄这个年轻人,但他还是要用一颗诗意的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07.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作者首诗时,因为丁母忧的缘故,李商隐已经远离政治中心许久了。有时,他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不如就借守孝一事归隐而去,甚至模仿陶渊明写作田园诗歌,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有时,想起自己的少年理想,又不甘放弃,必定“义山”才是他人生的最高追求。

菊花,暗暗淡淡的紫色,光润亮丽的金黄,既是陶渊明篱边的明媚,又是罗含家里的芬芳。它不怕清晨露水的沾湿,却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别人写菊花,都是写它淡泊、隐逸的一面,而在李商隐的这首诗里,菊花破天荒第一次那样地积极、入世。或许是因为别人在经历这林林总总后早已对世事绝望,但李商隐,还是那样真挚地抱着一颗初心。

等到他再度回到长安时,唐武宗与李党的亲密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朝廷里充满了一种末世来临前的萧条和牛党人跃跃欲试要把李党除掉的肃杀。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乐游原是长安城内的一块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李商隐在一个难以排遣忧愁的黄昏,一个人登上乐游原。武宗本是个英明的皇帝,就像这片乐游原曾经的主人——汉宣帝,在中晚唐时期可谓有为之主,所以他说“夕阳无限好”。而现在的武宗皇帝荒淫无度,又迷信道家,整日修道炼丹以至于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李商隐深为武宗、为江山,也为李唐王朝而担忧,所以又吟出“只是近黄昏”。

在一个比校书郎还小了许多的“正字”官位上,他仍然心怀社稷,李商隐,配得上“义山”这个字。

08.

公元847年,李商隐已又在长安蹉跎了两载,卑微到连排挤他的人都没有了,这时他收到了桂林观察使郑亚邀请他到桂林任职的来信。对仕途失望、对政治失望的李商隐,此时早已厌倦了长安城里的一切。这封信,正好像桂林的山水,李商隐把消愁的希望寄托在了它的身上,他再一次不多考虑也不计后果地远赴桂林。到了桂林,远离政治漩涡,李商隐的心的确轻松了许多。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

一个人简简单单地生活,春去夏来。小草饱经风雨,如今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登上高阁远眺,夕阳余晖也显得暖而明亮。窝巢被晒干了,小鸟的体态越发轻盈。在桂林,李商隐写下了如此惬意的诗句。

可他哪里知道,郑亚是李党落败后的被贬官员,李商隐跟他南下,在牛党人的眼里,这是同情李德裕的表现,更坐实了“放利偷合”的本性。仅仅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

他真的不是忘恩背义,他只是单纯的可以。回京之后,李商隐竟然来到令狐府去拜访老友,怀念恩师。令狐绹怎么可能见他?李商隐只好在那个空空的客厅里的墙壁上写下一首追忆往昔岁月的诗。据说,李商隐走后令狐绹就下令把客厅的门锁上,之后再也没打开过,也更没移步过。

09.

李商隐再度回到京城,孤立无援,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再次获得一个小小县尉的职位。十年前他就是一个小小县尉,十年之后,没有任何变化。

公元851年,他人生中唯一一个贴心的人,他的妻子王氏撒手人寰了。李商隐与妻子的感情非常好。在婚前,李商隐就曾为妻子写过这样一首诗。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荷花

在他心里,妻子是美丽且芬芳的荷花,是洛水河畔的仙子,而他对这位“女神”,李商隐更多的是愧疚。婚后的十余年中,李商隐郁郁不得志,又四处颠沛,与妻子聚少离多。如今妻子离去,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痛楚和怀念。

长安,再也没有他的牵挂,这一年的十一月,李商隐受朋友柳仲郢之邀远赴四川任职。在四川的几年,可以说是李商隐一生中最安稳太平的日子。官场与他无关,党争也与他无关,李商隐这个名字已经彻底被政治遗忘了。这一时期,他向往佛教,醉情山水,唯一不能忘怀的是他未展和抱负和他最爱的妻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忆梅》

虽然叫《忆梅》,但这首诗里,李商隐没有描写梅花,甚至,他的眼前春光无限。可他还是不能忘记梅,忽然间就出现在脑海里,且用了一个“恨”,恨她开得那样早,不能跟这眼前的春花繁花与共。他渴望梅花的美绵远悠长,常伴左右,而梅花却不带一丝留意地离开了。就像他自己,十六岁蜚声文坛,如今呢,依然怀才不遇。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

曾经在东风中和着仕女们的红袖绿腰而荡漾,曾经在乐游原上伴着春日里的百花而一同芬芳。如今呢,这挣扎在深秋时节的柳,只能与行将落寞的夕阳和哀鸣的寒蝉一起,走向衰亡。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他自己身世的写照。

在一个深秋的雨夜,李商隐一个人孤坐在窗前,又想起了已长眠在远方的妻子。想象着他来蜀中已有半年之久了,如果妻子还在,那妻子一定给他写一封信的。这封信上,妻子会关心他的饮食起居,会操心的工作是否如意,也必定会问他的归期。想到这,李商隐提起笔来在纸上写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你问我归乡的日期,一个羁旅之人又怎么知道他的归期呢?我只能告诉你,此时此刻我的耳畔是秋雨的淅沥,眼前雨水涨满的寒塘。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像从前那样,静坐在西窗下,共剪烛花,倾诉那个秋夜里对彼此的思念。这封信写完他又寄向何方呢?给已经故去的爱人写一封信,畅想着他日欢聚时的温馨,这该是怎样的痛彻心扉啊!

1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份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

何止是一首《锦瑟》啊,李商隐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无题”让人去猜。是在吟咏爱情?是在叹惋人生?是在留恋年华?也许都有吧。但这一首首让后人“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诗里,也许更多的,是他留在江南大地上童年初梦,是他葬在长安城里的青春意气;是安定城楼上的无奈,是巴山夜雨里的凄凉;是对玉阳山上那段是有非无的初恋的怀念,是对蹉跎在“牛李党争”中这一生的抱愧。

李商隐把这一世的伤痕累累都化作璀璨如珠的诗句,在诗歌的王国里,你问他写了什么,他说,无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