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读书及读什么书?
人的需求像个金字塔,是有不同层次的。底层是生理和安全,往上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满足了底层的,就会有高层的需求。
马斯洛的理论一直有争议,但是它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认为最微小的物质也比什么都重要,有的人却在追求自我实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钱多钱少,显然是认知上的。
这个认知不是智商。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样,是正态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去;可是人的成就却是幂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练和正反馈积累的结果——差距如同云泥。
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的资源都拿走,他还是能干一番大事,因为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智识——智慧和见识。
因为现代化的见识不是常识。就算生活在发达国家的都市,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现代化思维。
美国社会学家 Herbert Gans 发现:工薪阶层只相信自己的亲友,而非常不信任外部世界,甚至可能对陌生人有一种自发的敌意。他把这些人称为“都市村民”——住在都市里,却仍然是村民思维。对比之下,中产和精英阶层的人没有那么强烈的亲缘意识,他们很容易跟陌生人合作,而且非常信任办事规则。
今日的中国这个现象不是很明显吗?小城镇里人们特别讲亲属和熟人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什么有理想的年轻人非得去大城市!什么叫发达?什么叫精英?真正的差异是思维模式。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能从长远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
精英拥抱改变,而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谈论想法,而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精英注重效率,而普通人注重公平。
有人说非得有房有车或者年薪百万才叫中产,在我看来纯属夸张,只要往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攀登,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中产。
所以我们想向精英学习,我们就想用精英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理解、玩转和改变这个世界。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亲身参与,而最快的办法则是读书。
”互联网上知识丰富”,其实是个假象。大多数人在网上接触到的内容极其有限。如果有关现代化的见识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每天在新闻、论坛、微博和朋友圈看到的东西,大约相当于海滩上几个漂亮的贝壳。海滩上绝大多数贝壳是帮人杀时间。
最有用、最深刻、最好的东西没有流行,一是因为下海需要大量的智识积累和时间成本,二是因为是它们的生产者不知道怎么跟读者说话。
专栏的主题是帮你和全球精英思想同步。
所以我决定花钱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