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奇心是啥东西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已化成天下”,为了对得起名字里的“人文”二字,总想让自己气质里透着一点文化气息,无意中下载了樊登读书,感觉有人按着他所理解的东西,给你讲解一本书,即“解放”眼睛,又像听歌一样简单,比起自己看书要轻松多了。2019年底,在APP里出现了下面的海报,一眼看到的是“10倍成长”“一年顶十年”,主讲人还是“一只猫”,更有意思的是讲书的“樊小胖”居然能让你读的书变得更“值钱”,好吧!我承认强烈的好奇心把我摁倒在地。
二、几十年的第一次
百年一遇的疫情开始四处肆虐时,开始了为期30天的线上“读出生产力特训营”。这世界真的对我挺好,没想到活了几十年,第一次感受到宅在家里吃喝玩乐就是给国家做贡献;第一次知道“特训营”就是个社群组织;第一次能在两天内看完一本书;第一次能写出来将近几百字的读书心得,而且第一次知道这玩意儿叫“打卡文”;第一次感觉到每天不看看书,就觉得对不起爹妈;第一次见到有那么多的书友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在这有太多我的第一次,居然都给了“她”,我想靠近又怕不接纳,我想征服又怕能力差,我想我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她”就是一本最好的书,感谢在隔离期间有更多的时间来读懂“她”。
三、书中自有颜如玉
为了早点拿工资,中专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入营才知道,不是每天看半本书,半夜6点(有2个小时的时差)在群里搞搞活动这么简单轻松。每天需要输出打卡文章,让我看着买来的大专文凭发愁,看完《终身成长》,发现我的思维模式也不是固定型的呀,为啥给自己帖上“文字功底实在太差,与其他书友距离太大”的标签呢?全当是一次全新的成长体验。看书慢、看书难,应该不只我一人,运用《掌控习惯》里的原则,让“她”无处不在,电脑里、手机上、枕头边,关闭了无聊竖扫把的视频,卸载了“吃鸡”的游戏,腾出更多的时间好好陪陪“她”,“她”用《樊登读书法》教会我怎样把一本看懂、读薄,让我重新认识了《可复制的领导力》,原来这玩意儿也可以copy,颠覆了我以往对管理和团队的全部认知,很快使我掌握了《幸福的方法》,和“她”拥有了《亲密关系》,当时还有一篇关于幸福的打卡文居然被评为当天的优秀作品,简直激动地不要不要的,越来越喜欢“她”了。
四、书中自有黄金屋
每一篇打卡输出的文章,都需要经过通读每本书,带着自己的思考认真打磨编写后,才肯输出到平台上让各位书友去点评,对我来说,着实是一件考验写作能力的棘手事。尽管是这样,我已经把对“她”的念念不忘,变成了早上看,下午想,晚上输出的好习惯,还自信满满地参加了“我是讲书人”的比赛,这时候才发现同台竞技的都是80、90后的年轻后生们,个个都充满正能量,有些人还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咱新疆人就是好交朋友,很快与他们建立了连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希望通过此次特训营的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最终实现心中的梦想。这同样也是我想拥有的东西啊!感觉加入这个社群,就像捡到“狗头金”,我就偷着乐吧!
五、有位不腻的大叔
我生在西域戈壁,长在天山脚下,虽活过四十余载,但始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一片热情纯朴的心肠,有一副毫不臃肿的皮囊,宁愿与干净善良之人同行,不愿和卑鄙龌龊之人同屋,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新疆大叔。在特训营里的30天里,读完了10本书,输出了30篇约16000字的打卡文章,其中有3篇获得“最佳作品”奖,听了10位价值百万的实力派大咖音频课,连接几十位优秀书友,收获了不舍的记忆。最开心的是遇见了“她”,让我信心满满,愿与“她”同行,实现最初梦想。
不是所有的山都叫“阿勒泰”,不是所有的水都叫“阿克苏”,不是所有的牧场都叫“乌鲁木齐”。
大美新疆值得一走
人文天下绝不忽悠
你若不能尽兴狂游
我来陪着大碗喝酒
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读完此文,那又怎样?因为大叔说了:“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我是《读出生产力特训营》第一期的学员,我骄傲(二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