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我是乐平九小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十六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和经验。
现担任三(11)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带他们,算起来已邹三年。
跟孩子们相处的这三年,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比如,孩子们远远看见我的走来,或主动上前打招呼或匆匆跑进班读书;看见地上的纸屑会主动捡起;每次上课前,值日生会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讲台上冷不丁回出现几颗红枣或几个橘子或者是几颗葡萄……一上课,孩子们总能安静地听课。
所以有时候,我非常骄傲,不论孩子们学习情况如何,每天的教学充实,看见总是乐呵呵的他们,十分欣慰。
我觉得孩子们尊重我最大的原因是我尊重他们、爱他们,并且一定要让他们能感受这份师爱爱。
其实一开始,特别是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特别调皮,40分大课堂根本坐不住。我就会在课堂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
记得我班的彭振轩特别活跃,课堂上都是跪在凳子上,一下课就冲出教室,而且还特别爱打人。发现了问题,我立马找到他问明原因,他总能找到对自己有力的借口。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低头不语。过后,又一如既往第和同学打闹。上学不到一星期,被他打哭的同学就有好几个。路队放学时,我总要被挨打的学生家长拦住。十分令我头疼。
没有办法,我就天天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相当于“告状”。孩子的父母拿孩子也没有办法,说自幼儿园开始就是这样的,屡教不改,他们也是头疼,还说让老师费心了,帮忙多担待点。最后,还是把难题丢给了我。
我就特别地注意到他。上课的时候,发现他跪坐在凳子上,摇摇晃晃,我悄悄走过去,温柔地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好;在开展课堂游戏时,我特意叫他一起参加;在课堂抄写中,我特别圈出几个写得还可以的字当众表扬他。渐渐地我发现,上课的时候,不需要提醒,他端坐在座位上,眼睛一直盯着黑板。下课后,我带他们去操场,或一起跳绳或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或围成一圈玩丢手绢的老游戏。我发现,不仅是他,其他孩子都非常快乐,大家打打闹闹就慢慢变成一个集体。
他会主动与我说话,还会跟说周末愉快的事情。偶尔,还会到我面前邀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见同学告状。
可有一天,路队放学的时候,我再次被挨打的家长拦住。我班程可俊的奶奶拉着程可俊堵住我,非常生气地说:“老师,你看,我家可俊眼角被抓出血了,在往里一点,眼睛都要瞎了。”我一看,确实,左眼旁边有一条血痕。
我用嘴给孩子轻轻吹伤口,关心地问:“还疼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
“能告诉老师,怎么回事吗?”孩子低头不说话。这个时候,彭振轩主动从人群中跑过来,主动上前说:“老师,下课时,我的书包不小心撞到他了,他就抓我。”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他脸上也有几处血痕。
我左手牵一个,右手拉一个,到旁边树荫下,避开其他家长。语气关心第问:“这下你们脸疼吗?这样,不仅家人看见心疼,老师也担心。现在,最要紧的是上药,别碰冷水。”我看是皮外伤,应该涂点药就行。就从包中拿出一瓶红药水,给俩孩子喷上。俩人互相看着脸上的红药水,笑了。最后,家长把孩子接走,不停地表示歉意。
我觉得打开孩子的心扉一定要让然后孩子觉得嗯在关心他(她)、心疼他(她)、在乎他(她),只有这样,他(她)才会真心地听话。或许,孩子一直没有收到关注,才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希望得到关爱。
其实,不光光是小孩,我觉得每一个人无论在家或者是在单位,都希望被看见、被发现、被尊重。
记得大约是2016年9月份,我班来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我记得当时是一位男老师领着她到我班报名,自称是孩子叔叔,笑着让我多关照侄女。我发现她非常漂亮,大大的眼睛,个子高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十分安静乖巧,学习自觉,就是不爱说话,下课除了上厕所,就坐在座位上,也不与其他孩子交流,显得非常孤单。
那时,我简单地以为插班生,可能还没有适应陌生的新环境。可能还会想从前的同学,于是,想顺其自然,多让她参加班级活动,或许很快她就能融入到班集体中来。
很快,时间来到11月份。期中考试后,学校举行家长会。来参加孩子家长会的还是她的叔叔,并且作为家长代表上台发言,从他口中我得知原来她从小被父母弃养(大约是为了能生男孩),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六岁才从爷爷奶奶那里接走,之后,从来就没有开口叫过一声爸爸、妈妈。五六年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没有开口喊自己的父母,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自责;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件自我折磨的事情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孩子与家人相处各种冷漠的画面,以至于后来他还分享了什么我都没有听见。
我被深深刺痛,孩子这几年来一直封闭自己,疏远父母,错过了多少血浓于水的亲子时光。估计她连一次撒娇的机会都没有。我想孩子的寂寞远不如表面的那么平静。
于是,在之后的每一天,我佯装在平时一样,利用各种可以接触她的机会,让她感受我对她的关心。
终于在十二月份的一天,她卸掉了心理的盔甲,主动和我说话,并且和我分享了她周末的趣事。我趁机分享了我妈妈的故事,我的妈妈出生仅三天就被抛弃了,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妈妈是女孩……或许因为和她的经历有些类似,讲了一半,她就哭了,当然还有我,我们抱在一起哭得。
我告诉她:“孩子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没有哪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虽然她们坐了一些令我们无法原谅的事情,但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打动了她,或者是孩子心里其实一直就想喊妈妈,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我赶紧拿出手机,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递给孩子。我听见那声久违的“妈妈”,也看见孩子脸上那串晶莹的泪花。
这就是我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些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