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谁的窗子敞开着,聆听着月。
星空-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
小时候,奶奶总会带着我在盛夏的夜晚,摆上一张椅子,坐在宽敞的院落中,跟我讲她的过往。
我卧在奶奶的腿上,看着满天的繁星,时不时还有萤火虫飞过。我挥舞着小手乱抓,奶奶按住我的手,她那满是沧桑的手将我的小手轻轻摩挲着,我安静了下来。
“现在的日子多啊!”奶奶轻轻呢喃。
我渐渐闭上了眼睛,想起了这么一首小诗。
夜色中,我们溜出村子
躺在草地上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
夜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静静地聆听着,在那如水的夜色中,幸福仿佛就在指尖跳舞。
长大了
长大了,老师站在讲台上,用那笔直的教棍,指着黑板上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深情地念着。
我们也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念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稚嫩的声音,震动了窗外的树叶,在阳光下沙沙作响。
我们手捧着那本大过脸的书,读着第一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似乎开出花来,一朵,两朵……
离开后
长大后,我们攥着一张长途车票,登上了去远方的列车,把那些嘈杂的声音甩得很远很远。
列车广播不知何时响起了动听的女声: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请检查好自己的物品……”
心灵深处有一根弦狠狠地颤动了。
这是妈妈最讨厌的叮嘱声,又是最动听的声音。
“妈,我想你了!”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说了不让你上那么远的城市,你不听……”
静静地听着母亲的声音,这是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聆听,竟发现,如此的美好。嘴角不经意间出现了一个弧度。不知何时,电话那端没有了声音,手却定格在那一刻。
静静地聆听着,在异地他乡,幸福霎时盈满眼眶。
不知谁曾说过“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而此刻我想说,喜欢聆听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