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坐在电脑前,回顾自己的大学时光,好像除了篮球,大多数时间都分给了光影和阅读了。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于电影最早的记忆是在每年的收获季节,村子里会请放映队来放电影。吃完晚饭,在热气还没散尽的空地上支起一块大幕,人们带着小板凳从四面八方过来,边抽烟边聊天等着开始。
有时候来晚了,只好坐在父亲的肩膀上,昂着头张望。当时放的大多是武侠片,不一会儿就倦了,围着小伙伴儿在稻堆上撒欢儿,电影结束时一脸灰回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妈妈问放了什么电影。
在高中之前,看的电影不多。初中时,一般是在晚上等妈妈回家的时候,一个人写完作业就守着电视机看成龙、刘德华、周星驰,香港电影占据了我初中时期多数时间的荧幕。
读了高中,为了缓解学习压力,班上每周六晚上会放一部电影。当时班长是一个“早熟分子”,一开始总给我们放《搏击俱乐部》、《楚门的世界》、《蝴蝶效应》、《盗梦空间》之类的,看得怀疑人生并且脑细胞死光光的同时完全背离了观影放松的初衷,最后因为大家强烈反对,才放起了喜剧动画电影、校园爱情电影(《那些年》我们当时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仔细想想,那时候全班坐在一起安静看电影的时光很让人怀念,而且这是我们班的一个福利,每每都能看见课间邻班的同学扒窗户艳羡的目光。只是班上有对情侣亲密无间地依偎在一起,喂足了狗粮。
经过高三的兵荒马乱,进了大学。读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就有了很多自己创造的闲暇时间,逃课去逛书店、骑行、窝在寝室看电影。大一的冬天,在宿舍看完《情书》,一段温暖唏嘘的纯美暗恋,一丝温暖随着往事从心底翻涌出来。从此迷上了荧幕里的世界。
后来随着室友打游戏越来越吵闹,就下载好电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看。
周末下午打场球,洗完澡吃过晚饭,都会去找个空教室,戴上耳机,一个人沉浸在光影世界里,在我的“私人影院”中没有人来打扰。那段日子,照着豆瓣高分电影排行榜,看了很多。现在想起来,印象深刻地有这么几部。
大二刚入秋的一个周日,看到《闻香识女人》的结尾:上校慷慨激昂的演讲和台下同学们雷动的掌声,竟不知缘由地流出泪来。应该是自己坚持的一些准则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肯定。
在黄梅时节潮湿的南方小城,看完黑白的《八月》,虽然觉得一些家常琐屑,剧情甚至有些拖沓,但随着她好像回到了充满蝉鸣、弹珠、西瓜和看不完的暑期档的那些夏天,回不去的悠闲和慵懒。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就像松子嘴角流着血说:“挨打也比一个人好”,身体上的痛处大概要比一个人独自面对无边的孤独容易消散得多吧!在这部充满鲜花、草地、歌声、星空和旋转木马的影片里,“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背后的残酷与伤疤更加明显。总是在不留余力地爱他人,却忘了自爱才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慢慢地,看到了最喜欢的一部影片:《1900》。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1900下船又转身回去的背影当做微信头像。他不是没有想过走向陆地,选择一条街道、一个房子、找一个妻子生儿育女,也许还会在某个乐团演奏。他有心动过,就像他拿着唱片在雨中没有交给心仪的女生一样,可他没有去做。
他是天才,就有比常人更多的孤独。他会在繁华的厅堂里让西装革履、粉黛佳人从调皮的琴声里扔掉优雅和矜持,尽情扭动腰肢、嬉笑开怀;在黯淡的三等舱,在喧闹和烟雾中,柔软的手触碰黑白的琴键、思绪飞向世界每一个角落,听众随之狂欢,可到港之后,人群散去,角落里的1900显得无比落寞。
1900又是幸福的,他没有走向世俗的约束,一生都按照自己的视角去生活,这也许是一切理想主义者所向往却难以拥有的。
相比之下,用手风琴伴奏的流浪大叔就显得困乏和狼狈了。他说“全世界对我而言,就只在方寸的那块农地之间。从没去过城里的大街,也许你很难理解这种事......”“我非常理解”,1900看着他说。
因为生活的不如意,遭受到的一些坎坷,大叔不得不各地奔波。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下船之后1900的影子。话不绝对,可就像这位大叔,不改变生活方式,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这也是1900所接受不了的。天堂会有一架钢琴。
看了不少电影之后,发现好的电影是要有很强的代入感的,无论是激情澎湃、搞怪逗趣、悲痛催泪,还是剧情烧脑、浪漫缠绵、脑洞大开等等,她一定要让把观众吸纳进去,让他们暂时忘记了身边的蝇营狗苟、情愁羁绊,在随着片尾曲演职员表滚动完后,浑身一颤,回到屏幕前的世界。愿我们在光影世界里都能放下生活中的疲惫,尽情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