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可自动化的,都将被自动化;
凡是可信息化的,都将被信息化;
所有智能设备都将成为信息监控系统的一部分。
引用来自哈佛商学院教授 Shoshana Zuboff。世纪初看这些预言还有点反乌托邦,但现在再看它们早已经被各大互联网巨头日夜践行了。
毫不夸张,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身兼多职。除了正式工作,每个联网的人都在用业余时间帮微信淘宝亚马逊 facebook 打义务工。在数据收集者眼里,一地铁刷手机的人简直就是一车间义务劳模。打开,选择,点赞,评论,解锁,支付,停留甚至删除,我们孜孜不倦的重复着上面的动作,所有有意或无意的网上行为和交互都被收集过滤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数据随着量级的增加开始呈现出趋势与洞察,而价值也随之被指数级放大,最终形成数据收集者的生产资料与权力。当数据,算力与对应的人才匹配时,巨头的战争基本上就是数据的战争。
也许我们还是看不清 ofo 或摩拜的盈利模式,只考虑现金流的话,不管是5毛一次的骑行,还是10元一张的月卡,甚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299块的押金,看上去都难以弥补硬件海量的投入。但如果把数据本身也当作一种经济产出,或一种可迁移变卖的资产,我们就打开了一个新的图景。数百万辆单车在城市中出发,滞留,抵达,再出发,反反复复,源源不断,共享单车网络就变成了一个网络化的线下数据油田。而这个油田产生的数据价值,目前是被严重低估的。
美国共享出行公司 Lyft 每年都做一个网站,叫最佳出行目的地年终评选。它通过城市出行数据告诉你哪个餐馆最火,哪个酒吧最容易遇到外地游客,哪个公园最适合周末放空。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当出行企业把数据的采集和加工做到极致时,就能知道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住哪,在哪上班,每天去哪吃饭去哪瞎晃。这种高密度多场景并涵盖地理信息的数据,是纯线上产品所难以提供的。即便出行企业自己没法消化这些数据,它们作为一个稳定的数据生产终端网络,也应该能在未来数据战争加剧的情况下找到可消化的买家或买家群。
数据卖家与数据买家的对接也会呈现各种多种多样的形式,连引流这个词也变得稍显落伍,准确说应该是导入流量同时导入多重维度的用户数据。不妨设想,当 ofo 和摩拜成为腾讯或阿里的数据采集网络,当线下数据和巨头们现有的线上数据重叠时,原来模糊不清的用户画像开始越来越清晰,我们几乎显微镜下的裸身的昆虫。和这种付出相比,你就会觉得骑行5毛或者月卡10块,甚至299的押金都变得无足轻重。
另一个极具末世意味的数据采集网络,就是还未成型的家用物联网。我有理由相信 Amazon Echo 会记录并分析我对它发出的每一道指令。这种分析不仅仅是为了回应我的指令与要求,更日积月累的用来了解我本人的喜好,性格,居住环境乃至我本人。可能现在我们还觉得它很蠢,连一个好玩的笑话都讲不好。但只要再给对话人工智能技术多一点时间,不管是你喜欢什么口味的菜,听哪个乐队的歌,每天什么时候出门,几点睡觉,关注哪个明星,讨论哪个电影,这些都不再是秘密。朝夕相处又不会有情绪的 Echo,可能比恋人还要了解我们自己。这整个了解的过程,也不过是我们对它一次次发号施令的累加,循序渐进,不留痕迹。
Amazon 的 Dash Button 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产品。一个简单的实体按钮,按下去就立即下单。从纸尿布按钮到狗粮按钮要有尽有,魔幻味道十足。可能很多做产品的人还在谈论它如何精准植入消费场景,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让转化率数倍提高。但我看来它就是一个完美的数据入侵者。比起网上购买的随机性,这个固定的实体按钮就在你家橱柜上,洗衣机旁,摇篮边,这种存在感大大强化了用户的习惯,也更全面的打捞了用户的真实需求。什么时间按下按钮,什么频率按下按钮,频率有什么变化,量有什么变化,在数据科学家眼里,基本上就是家里的成年人什么时候下班,单身还是有家庭,有几个孩子,孩子上什么学校,我们就差直接把摄像头装在家里了。
在数据价值日益膨胀的趋势下,互联网产品作为数据收集终端的价值在于数据收集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还是仅仅讨论日活月活就未免暴殄天物了。(从这个角度,摩拜更智能的终端让它收集数据的效率远强于 ofo,作为数据农场它的产出是高于 ofo 的)12年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Who Owns the Future?》,互联网先知(神棍)Jaron Lanier 认为 Facebook 不仅应该免费,更应该为掠取用户数据每个月给用户付款。这个观点其实和今天 Elon Musk 提出工厂使用机器人要缴税有异曲同工的奇妙感。
如果我们把视角从公司与用户上升到国家层面,数据就成为了新的殖民工具。看看科技公司市值排行与全球化规模,我们很容易发现哪些国家正成为新的殖民者,哪些国家开始沦为数据殖民地。Facebook 进入一个国家,并打败一个国家本土的社交网络,其实就是大数据时代的新殖民。这个国家国民所产出的个人数据及汇总后呈现的趋势被不断收割出口。和实体商品不同,数据的进出口是没有关税这一说的。Facebook 是不需要为它在欧洲东南亚和印度获取的用户数据缴税的,这和掠夺简直没有任何区别。所幸的是,Facebook 和亚马逊是私有经济体且上市公司,和国家还不能直接划等号。这种数据殖民目前还是以跨国技术公司为主体,而在美国人们仍旧热衷于讨论政府有没有权力向技术公司获取个人数据。但即便如此,数据殖民还是会笼罩着民族主义的阴影。从政府的角度很难不去揣摩跨国公司与背后国家主权是否存在数据共享。至少在中国,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公司出海是配合国家战略的,而海外数据收割也是中国崛起的新表征。以国家为单元的话,中国在数据的进攻和防御上是跑在世界前列的。
Trump 与俄国黑客,希拉里的邮件门的新闻,现在看来就是个人层面监控与反监控的战争。而滴滴进军墨西哥,将对抗拥有700万用户的 Uber,假以时日,这两者很可能比墨西哥交通部更了解这个国家的出行状况,残忍一点的说法就是国家层面的数据新殖民战争,而后者却被无奈的排除在外。在大数据时代,监控与反监控,殖民与反殖民将成为持续的主题,人工智能,机器计算,语音识别,自动驾驶,这一切无异于把热武器战争升级为核战争。作为技术行业从业者,我们每天都在为这场监控与殖民的战争填充弹药。而作为一个人,我们却沦为自己创造的武器的猎物,或者被监控,或者被殖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封面图来自 unsplash,作者 Matthew Hen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