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说:“学习知识后在生活中经常实践,这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一起共事,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这不就是我修为的境界吗?"
有子说: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很少会做出不尊重长者或上司的事情。如果他懂得尊重上司和长者,那么也很少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才是君子应当关注的根本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和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人生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痛苦。“学而时习之”强调自修,要“刻意练习+终身成长”;“有朋自远方来”强调共修,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修行的结果,达到平常心的境界。这时,很多曾经的痛苦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了。
很多事情的结果,往往是由我们的微小习惯日积月累导致的。如果你能和家人、兄弟姐妹相互友爱,日积月累,性格也差不到哪儿去。同样地,如果我们现在养成某个好习惯,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习惯,比如每天坚持走路半小时等等,时间长了,你会收获一个惊喜的成果。
人的一生是学习成长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我,自己是自己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学会,运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