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其实经常会起冲突,特别当孩子长大,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家长又意识不到,特别容易引起家庭战争。
那天,小宝由于边吃边玩,原本定好的中午阅读时间,被延误了。然后原本睡觉的时间我要求也只好被滞后了。小宝开始大声哭闹,无法接受长期以来养成地这个点地睡觉习惯,就开始大声哭闹,我不要!我不要!我要睡觉!我也生气了,不想因为他自己的不遵守约定,不去承担结果。想说要养成自我承担的责任感。双方就开始争执,权利相争,最后因到点要去上学,不欢而散。
现在想起来了,觉得在那一刻,自己为什么情绪不能come down ,要这么和孩子去争夺所谓地权利。如果当时自己能放下,你必须听我的,这样的强迫性思维和强迫要求。
而换一种更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告诉孩子,你今天自己的时间安排松散,没能很好地按照之前的时间安排,所以妈妈觉得浪费了的时间是不是应该弥补回来呢?但是你的睡觉时间也会被推迟了。妈妈知道你没办法接受。那今天先原谅你,妈妈相信明天你一定能很好地安排。那现在就抓紧去睡觉喽!
原来自己没有给孩子预留时间弹性和空间,在每一个冲突来临时,居然是和孩子在争夺权利高低,自己要占上风,这分明不是在教育孩子嘛!
梳理有助于理清自己的问题。也请更多有经验的宝妈宝爸对我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