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
行善与商业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1.缺乏反馈机制。
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而扶贫行善则没有。比如在市场里,一碗牛肉面10元钱,顾客吃完后有两个选择:继续吃,或者离开。看到顾客离开后,作为商人,也有两个选择:要么提高质量,要么降低成本,否则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但是慈善事业却没有这样的反馈机制。白送一碗牛肉面,肯定有人会要,不管质量如何。下一碗还是白送,要不要?一般人都会说还要。但做慈善的人并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在商业里面,很容易挑选出谁是善于从商的人,因为标准非常明确:有10个人,给每个人两万元钱出去做生意,半年之后回来,只要看看每人赚了多少钱,就能够判断谁是会做生意的人。反过来,如果给10个人每人两万元钱去做善事。半年之后回来,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来判断谁是最会做善事的人。
更何况,我们也不容易确定,该怎么行善才是有效率的。如果只有一笔奖学金,应该给又穷又笨的孩子,还是给又穷又聪明的孩子呢?很多人会说应该给后者。但有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聪明人脱贫致富容易,笨人变聪明难。真要扶贫助弱,应该把钱给前者。从这个角度看,一些富人设立巨额奖学金,给考上美国名校的孩子作学费,就更像是投资,而非行善。
2.委托代理问题。
许多负责行善的人,由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3.所托非人问题。
有很多地区的贫困,恰恰是由当地政府造成的,而国际扶贫机构却把钱交给这些造成贫困的政府。如果依靠这些政府去扶贫,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4.养懒汉效应。
持续的扶贫会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人们不愿意自己去努力,也不愿意再去尝试和奋斗。相反,人们努力的不是力争上游,而是力争下游,争取的是怎么才能保住贫困地区的称号,怎么才能够持续获得援助。
2000年前后,美国房价一直攀升,直到2006年房价开始掉头向下。2006年第四季度,人们停止还房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8年,出现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有人说,是因为资本家贪婪。可是,资本家从来都是贪婪的,贪婪,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次贷危机。也有人说,这是金融创新犯的错。有各种各样的资产和债务,被银行打包卖来卖去,链条太长,出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但是,银行家从来都是精明而审慎的,在别的行业里面,怎么就没有商人把东西包来包去,最后卖个好价钱糊弄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历史上,美国人的购房率一向都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行家非常审慎,不轻易放贷,因此大多数的美国人买不起房。而从1960年开始,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目的是矫正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支持所谓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买房。
1991年,美国商业银行放贷的数据被公开,人们发现,能够拿到贷款的人多数是白人,而那些少数族裔、弱势群体,拿到贷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很多。这时候,大家觉得商业银行有特别强的歧视弱势群体的倾向。
到了1992年,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发布了一份所谓的科学统计报告,声称经过严密的计算,美国商业银行肯定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
实际上,商业银行迫于竞争,并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如果真的还得起房贷,而银行不给贷款,这岂不是银行的损失?但是大众并不相信。这份报告出来以后,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要求对弱势群体发放更多贷款的运动。
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视,酿造次贷危机恶果。商业银行是商业机构,不会随便放松放贷条件,承担不应有的风险。为了促使银行放贷,政府威逼加利诱双管齐下。
所谓的威逼,就是政府规定,如果银行歧视弱势群体,经查证属实,会被处以巨额罚款。所谓的利诱,就是让有政府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购商业银行的房贷合同,也就是让政府来承担所有放贷的风险。
商业银行看到无论怎么放贷,最后都有政府兜着,已经没有风险,自然改变观念,不再对借款买房的人进行严格审查,相反,都鼓励大家借款。
当所有银行都这么做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短时间内当然会一片繁荣。但一向审慎的银行知道,这些债务是有毒的,所以把这些债务包来包去、卖来卖去,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只是不知道这个有毒的资产最后会传到谁手里。银行还相信一点,就是所谓的“大而不能倒”——欠债越多,影响就越广,政府就越不会让你倒,因而就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