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我开始正式考虑给自己买重疾险的事了。要说原因,可能是因为小病不断的身体状况让我比其他人更敏感,更怕死。也是因为接受保险理念比较早,并在学习理财过程中认可了将保险作为基础资产配置一部分的观念。在此将这段“保险学习经历”写下来,希望给到同样打算买重疾险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小白投保第一步就是搜集信息做功课。我的搜索范围涉及了知乎、百度、天涯、微信公众号(推荐:保险八卦女、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越女读财、简七理财)、随手记社区等等地方有人就有江湖的地方(注意排除各家保险业务员的硬广干扰)。很多文章的作者都已经将市面上的重疾险产品做了分析对比,看一遍下来,市场上有哪些比较好的产品,各自的优势缺点基本上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小白投保第二步是明确自己的需求。买重疾险虽然被投保的是自己的人,实际上保障的是自己的钱,保障的是自己万一不幸身患重疾能不给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自己不幸身故之后能让家庭老幼有继续生活的经济保障。
在保障时间上,最需要保险保障的时间也就是父母和孩子均无收入来源的阶段,大概是自己30岁到60岁。我自己身体素质不咋好而我父母还算年轻且身体很好,所以我将这个时间延长为从现在到至少70岁,而且保险是越早买越便宜的。
在保额上,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是年收入的10倍,结合现在重疾平均的治疗费用和休养费用,最低也要50万。50万保额的每年保费对小年轻来说还是有点高的,还好深圳有医保重疾补充保险,并且公司也统一办了20万保额的重疾险(消费型),所以我的保额定在30万。
在保障范围上,其实不必要太过纠结,所有的重疾险产品都包含了保监局规定的25种重疾,这些疾病的发生率高达95%。
在看过网友的购买经验之后,我发现有三款产品被提到的次数最多,推荐程度也最高。分别是新华i健康定期重大疾病保险、人保寿险精心优选定期寿险+附加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和华夏常青树。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01
消费型or返还型
消费型保险(定期)就是交多少年钱就保多少年,期限到了如果没有赔付的话保费也不返还,保费便宜。
返还型保险(终身)就是交够保费就一直保障到死,终止合同(满足条件)可以拿到相当于保单现金价值的一笔钱(年利率4%以内),当然保费也贵。
新华i健康和人保精心优选都属于消费型,华夏常青树是返还型。
新华i健康是保费最便宜的,30万保额一年只需要1200元,也就是一瓶SKII的价格,不过它最多只能保30年,我现在投保只能保到53岁,那时候再投保都没有公司愿意接收了。并不十分理想。
人保精心优选虽然包含了100万的寿险,最多可以保到70岁,但是选择70岁的话,47年的总保费将近16万;选择30年,性价比还不如新华i健康再加单独一个寿险。
华夏常青树是我考虑范围内唯一一个返还型,也是返还型重疾险中公认的性价比之王。我计算过常青树20年总保费再附加一个人保精心优选的保至70岁的100万纯寿险(这是最贵的情况)比人保附加方案的总保费也就贵2万多。而且常青树有轻症赔付和轻症豁免(首次出现轻症则剩余未交保费全部豁免且保单仍然有效)这些更加人性化的措施。个人认为轻症豁免这一条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其一是有病史的人再投保会很困难,其二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保险人的经济压力,本来看病就花钱,还有没有钱交保费真是不一定。
经过这一轮比较,我基本确定了常青树。
此时,当红炸子鸡香港保险出现了,第二个问题来了——
02
大陆买or香港买
讲真,这一轮PK还是蛮艰难的。香港保险代理人们还是很拼的,几乎占领了知乎和微信公号保险内容的半壁江山,而且香港保险的宣讲优势也很突出——保费低、分红高、保障广、理赔易。
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香港友邦的Hannah妹纸,她也帮我做了一份友邦加裕倍安保5万美元保额的计划书。
这两款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现金价值,即友邦加裕倍安保的分红部分,可谓诱人(友邦的分红分为保证部分和非保证部分,表里现金价值最低值即为保证部分,最高值减去最低值即为非保证部分)。其它部分似乎也都比常青树略胜一筹。所以,真的蛮艰难。
我最终没有选择香港保险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风险,汇率的风险、制度的风险、理赔的风险、沟通的风险。虽然这些点香港保险也都有相应的解释,但是在以规避风险为出发点的投保问题上,暂时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再承担其他类型的风险为好。等以后追加重疾保额的时候,我可能会再考虑香港保险,且待香港保险在大陆市场在经历几年考验吧,彼时自己对风险的认知可能也会不一样了。
到了真正的购买环节了,第三个问题来了——
03
网上买or线下买
先说,也不知道是常青树利润太低华夏不想卖还是买的人太多卖不过来还是怎么,这款产品华夏官网买不到,打客服电话留了联系方式也不见业务员联系我,最后通过向日葵保险网约了一位华夏业务员面谈。这位业务员一直在推健康一生(常青树2016升级版,重疾加轻症110种,保费也贵了几百块,只能通过线下买,年保费超过8000可享受就医绿色通道;2016和2015差异不大,多出来的保障疾病意义不是太大),而且吧,感觉专业能力不怎样,对我问的问题也答的不是特别清楚。
于是我再次翻遍了各大互联网+保险网站,下遍了各种做平台的保险APP,包括700度、中民保险网和慧择保险。其中700度没有华夏常青树,买新华i健康和人保精心优选可以去700度;在中民和慧择,常青树改名叫了关爱宝一号,换汤不换药。我在跟中民客服咨询关爱宝一号是否是返还型的常青树的时候,客服竟然告诉我这款产品不返还,如此不专业吓得我立马删了这个APP。而慧择的客服同学给我打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电话,从产品介绍到公司,比华夏的同学还专业。结果还用说吗?
通过慧择APP购买新用户有优惠券可以省38块,还送相当于15%保费的什么金豆,可以兑换京东卡,也是一笔不错的羊毛了。首年保费还可以信用卡支付。赔付有慧择和保险公司双通道,还有免费律师咨询。(矮马,写的好像广告)
网上下单后第二天,会有华夏的客服打电话过来确认保单及应知事项,可以要求他们寄纸质保单过来核对。
至此,人生中第一份重疾险买定离手!希望永远不要用到赔付。
致谢,香港友邦的Hannah Yang妹纸,慧择网的保险规划师万同学,以及我那个一直以为保费是每月四千多也没有吭声的男盆友。
最后,各款保险产品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根据自己对未来人生的安排与判断,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