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的第一次无助,是刚进入初中时到来的。当时我还不到十四岁,但那件事一直封存在我的记忆里。
一九九三年的七月,我顺利读完了小学,经过忙碌而快乐的暑假,八月下旬,开始了初中的学习之路。我们乡的初级中学离我家大概有十里路的距离,步行要一个小时左右。开学那天,我早早起床,吃完妈妈提前做好的一锅面,背着妈妈用粗黑布缝做的书包,就和同村的几个高年级学生,一起出发去学校报名。
我家离学校比较远,但我报名还是第一批。那时的报名很简单,就是找到班主任老师,然后班主任老师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学生的名字,性别等基本信息,户口本等证件一律不必出示。记得老师登记好信息,就对我们说,如果没其他的事,就可以回家了,明天早点到校领书。初中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和同村的几个孩子,说说笑笑踏上了回家的路。
迎着第一缕阳光,第二天走进教室时,我惊讶的发现怎么其他同学都拿上了崭新的课本 。后来班主任解释说,昨天下午发书时,本来我报名在前面,应该先发书,但由于发书点名时我不在,就错过了领书的机会。并且说新课本不好找,让家里人想一下办法……
开学的兴奋喜悦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我酸溜溜地独自坐在座位上,脑袋一团混乱,眼前时昏时暗,甚至当别的同学问我怎么回事时,我的眼里沁满了泪水,几欲放声大哭……
那时爸爸在通渭有个叫“关下”的地方,给人家捞沙子,很晚才回家。记得那晚的月亮升起的很迟,爸爸摸着黑回到家时,已经九点多了。我不记得那晚妈妈预留了什么饭,只记得爸爸吃的很香。晚饭后,爸爸问我学校的事,当得知我没有领到新书时,他沉默了许久才说,他明天问一下“关下”一起干活的,看能不能在那里找一套……
第二天我醒来时,妈妈说爸爸已经出门。我推开窗户,外面漆黑一片,天空挂着几颗闪烁地星宿。我在学校又熬过了忐忑而期待地一天。我巴望早点放学,早点见到爸爸。可放学的钟声依然准时敲响,爸爸还是顶着星宿回到了家。
当爸爸从一个沾满泥点的布袋子里掏出一叠崭新的课本时,爸爸的身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显得那么高大。
每到开学季,当我的儿子领到新课本时,我总会想到我人生的第一次无助,想到我那一字不识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