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恍如昨日,只能说时间真的抓不住,太快了。
2013年高考之后,被一所东北某民办二本录取,其实它在本省及部分外省招三本生,算是一所二流本科大学。刚来报道,学校环境还算不错,建筑欧式,食堂菜类繁多。最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南方娃来说,那就是还是吃米饭的,不是天天馒头就咸菜。
由于卸下了高考的重担,大一时期过得比较开心。虽说我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不然也不会考上一个二流的本科,但玩得也不是特别放纵。纵观三年大学,我逃了两次课,一次是因为考驾照的科目一,一次是不喜欢讲课老师(其次是因为那课跟专业半毛钱关系都没),我逃课去图书馆看我感兴趣的书了。
大二之后,也开始思考过人生。其实我这个人很容易陷入对人生方面的思考,尤其一个人的时候。因此,只要一到寒暑假,这毛病就得犯。当时想着回到学校要如何如何,对学习和生活好好规划,以后怎样怎样。然而一到学校,一见老同学,就只能呵呵了。或许是自己定力不够,或许是自己忍受不了孤独。不是有名人说过吗,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虽说我不知道具体谁说的……
前面两年就这么过去了,中规中矩的,也不逃课(不怎么逃课)。课余时间打打游戏,跟朋友出去唱唱歌,偶尔吃顿饭吹吹牛。考试也都顺利通过,发挥不错的时候优秀还挺多。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大一大二的生活就是一张白纸,毫无回忆以之渲染。八个字形容:毫无波澜,庸庸碌碌。
大三咯。俗话说,人大三,学初成。大三是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专业课的,大一大二都是为大三打基础的。我是自动化专业的,本来是分了两个比较吃香的方向吧,一个是单片机,一个是PLC。但由于我校比较次点,关于学习plc的一切实验硬件设备都木有,只能吃透一本教科书,卵用。因此,我班的人基本都是学习51单片机了。都说一流的大学有三流的学生,三流的大学里也有一流的学生。道理类似,三流的大学里也有一流的老师,至少在我们那群同学眼里是认可的。那就是我的单片机课程讲师,性格比较直接,讲课风格很菲律宾。记得学习单片机都得用到开发版,别人都是直接买现成的或者打PCB再自己焊元器件。然而我们却是自己用走锡焊出一个一个模块,最后组成了一块完整的开发板。这样不但要求你熟悉各个模块的电路原理图,还要求你自己构思出更为简洁的走锡路线,因为要避免过多的跳线。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国庆节某一天,我们寝室,到了凌晨3点钟还灯火通明,几个人都在忙着思考怎么焊数码管显示模块。现在想来,那就是青春里的奋斗与激情吧。
寒假过后,也就是大三的第二个学期。这是特别彷徨,特别迷茫的一个学期,反正对我是这样。因为你这时候真的得思考以后了,走哪条路,能走得好吗,怎么走。这一系列的问题蜂拥而至。不过生活中确实有一种人,反正我是看不透,我有个室友就是这样的。他呢,像是极端乐天派,也不担心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学习上也不是很上进,就是不担心,谁有招?可能我也只是嫉妒他的宽心吧,可能我这性格也是祖传的,我妈也是操心的主,没事瞎担心……。担心归担心,有些决定还是得做的。在考研还是工作上,我开始了考研征程,那是在今年4月份开始的。为了使自己有一个严格的作息习惯,我还特意办了6个月的健身卡,想通过坚持健身的方式鼓励自己坚持考研,同时保证身体健康,不累垮了。刚开始是复习高数和英语,可是发现数学简直是我的软肋,已经成功的打击到了我考研的信心了。但还是坚持下来了,直到期末,暂且放下,复习考试。所辛期末无挂,但由于科三琐事又搁置了一个月(关键我还掉了,简直心累)。暑假期间,自己审视了一下考研进度,又开始犹豫要不要走下去了,别人都开始暑期冲刺了,我却基础还没打完。这样下去岂不是徒劳无功?带着种种,开学钟声又来临。也罢,人生本就是这样戏谑,就算不成功也得去努力啊!
凌晨睡不着写些文字,给自己也给同样站在大四门槛上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