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人身体内热量,把体内的水分蒸腾气化到皮肤,通过毛孔到达体表的一种散热生理现象。中医的说法是“阳加于阴即为汗”。
掌管人体毛孔开合的是人的“卫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热量和水分保持平衡,人体卫气充足,皮肤毛孔处于半开半闭的状态,身体出的汗量不大,我们察觉不到,这种汗叫隐汗。如果环境温度高,毛孔开的就大,出汗就多;环境温度低,毛孔就缩小甚至闭合,汗出的很少甚至暂停,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体内热量加大,水分不变,蒸腾气化的作用相对加大,出汗量就大。比如吃饭速度快、喝热粥、吃辣椒、大蒜、大葱等热性食物,还有跑步锻炼、健身运动、干活劳动之后,体内产生热量也多,出汗多,这些也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体内热量减少,水分不变,蒸腾气化的作用就相对减小,出汗就少或不出汗,这种情况是阳虚。怕冷的人大都有这种现象,由于出汗少,尿的就多,大便也稀溏。
如果体内热量不变,水分减少了,蒸腾气化的作用相对加大,出汗也就多了,这种情况是阴虚。晚上睡着之后这种出汗最为明显,中医叫盗汗。
如果体内热量不变,水分也不变,但是卫气不足,没有能力管理皮肤毛孔,毛孔失控而处于总是打开的状态,动则出汗,这是气虚。气虚过度,大汗淋漓不止,体内热量散失太多,四肢厥冷,叫绝汗,是一种病危的表现。
如果环境突起风寒,人体出于自我保护,卫气就关闭了毛孔,出汗暂停,时间长了就会把人体内的热量关在里面,体温就会升高,这是风寒感冒发烧现象。吃点发汗药,把汗发出来就好啦。还有如果某个部位发炎,人体要通过升高体温消炎,暂时关闭毛孔,导致体温升高也是这种情况。
如果受到惊吓,人的气血急速向内向中收缩,毛孔失控而开,体表无血失热苍白,冷汗便不由自主的冒出来了。
学习一些中医知识,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对于健康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