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日本电影《比海更深》后,再次确认,从原生家庭的坑里跳出来实属不易。一地鸡毛的家庭好比沼泽,常常令人睁大眼睛,深陷其中。
《比海更深》主要讲述的是在一个台风来临的夜里,离异的良多一家三口困在母亲家里过夜的故事。故事中的各个人物是通过良多绞尽脑汁筹措儿子的抚养费为线索贯穿起来的。若拿出放大镜看剧中三代男人,他们真像是一个人的三个阶段,优缺点都一致,传承得好极了。
优点是他们都可算是残废的“好人”。十五年前,父亲真辅赎回当掉的相机为良多拍照,偷偷买了儿子获奖的小说送给邻居。良多为筹措抚养费接私活,借钱、欺诈客户、偷窃父母。二人都在争当“好父亲”。他们不“恶”,心存小“善”,所以妻子们并不恨他们。良多的儿子真悟并不讨厌爷爷和父亲,跟二位相处很融洽;另外他还是黏奶奶,听妈话的乖孩子。
缺点是他们都躲在女人身后过日子。父亲真辅生前拿了工资就消失,良多离婚前经常住在公司不回家。二人共同爱好是赌博,缺钱时找女人解决。他们很擅长为自己辩解,对自己足够宽容。良多的同事町田问“你真的很爱你的家庭么?”,良多自己对此深信不疑。良多儿子真悟是个没有热情击球的棒球手,对升私立学校没概念的小学生。一家三代男人都对彩票非常上心,希望通过中奖暴富改变家人生活。良多和儿子反抗上一代的标志都是立志当一个公务员,最高愿望只是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而已。
再看这个家里的两代妻子,他们都寄希望于男人。良多妈妈淑子被老伴折磨一生仍然心存怀念,将买大房子的希望寄于良多。良多妻子已经离开他,希望能另觅良人改变自己和儿子的生活。
这个家里的男人和女人(父亲真辅除外)都想活成想成为的人,为何聚在一处都失望了呢?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他人,当然是一场空啊!女人承担一切生活琐事,但寄希望于男人。男人逃避现实生活,寄希望于彩票,勤于传承且振振有词。这样女人再能干,也立不起来;这样的男人越多,女人失望越多!
他们缺少行动,只是想想而已!良多想做公务员,但他实际上在写作。他只写出一本小说,便顺手把文思枯竭归因于读者不认可文学。他替自己辩解的方式是活的范本,孩子看懂了便传承到了。目标不是路标,走哪儿算哪儿,走走停停是常态,有什么可急的?
他们从不考虑家人,只图个人自在。做丈夫做父亲的失职,他们认为给孩子拍几张照片,买几本书或者球鞋,便可弥补,就可掩盖。父亲的托词成为儿子的借口,儿子的狡辩将来也会成为孙子借口。
她们以迁就维持家庭和关系。妈妈淑子是这个家庭的工具人,她的行为更多地是为丈夫擦屁股。她能干,善良,隐忍,但这些品格对良多成长没产生任何影响,也许是她的基因较弱。我的观点更倾向于,她太像保姆了,把丈夫和儿子保护得太好了,使得男人们觉得根本就不需要走出母鸡妈妈的羽翼。
这一家人,残废父亲挖坑,保姆母亲坑外种花坑里铺草,美化原生家庭的泥沼。忙碌几代,大家收获了破灭的肥皂泡。没经过风雨,谁都不会长大。经历了风雨,也长不大怎么办?原生家庭的爱和善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用于挖坑埋葬孩子的未来,也可能助孩子成长。没有学会使用这把剑的父母,先得知道自己不会用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