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在进行用户访谈的过程中,有多位受访者表示使用抖音时对于首页的推荐模块体验不是很满意,并且合集体验感也较差,无法选择想看的微剧,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对几款短视频app中的首页推荐模块以及合集功能进行竞品分析。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特征
抖音用户可以分为三类。
专业创作者:主要通过团队运营制作精美的视频,利用短视频这种新潮的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宣传等商业目的。
场景:有创意灵感;短视频平台/广告需要新的内容等。
需求:提升名气,吸引粉丝,提高收入。
生活分享者:在抖音上要么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艺术创作、搞笑、厨艺等,要么用视频记录并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趣事,渴望被点赞被关注认同。
场景:遇到有趣的事情;自己有才艺想通过短视频展示自己。
需求:分享生活趣事或自身才艺,得到他人认可。
娱乐消遣者:在抖音里浏览有趣的视频,纯粹是为了打发业余时间,娱乐消遣一下,一般不怎么上传视频。
场景:上下班空闲时间无聊;琐碎时间想看点趣事;接触新事物。
需求:获取资讯,打发时间。
2. 用户需求
度过空闲时间:用户希望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从抖音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视频,发现更多好玩的内容,打发无聊时间。
展示自我:抖音用户很多多为年轻人,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去表达展达自己,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获得认可。
营销推广:作为一个流量很大的视频平台,对于专业创作者和内容分享者,他们希望平台能有一个帮助他们宣传营销推广的渠道。
商业目的: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拍摄高质量的短视频吸引粉丝,获取流量,通过短视频来获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和进行创业。
三、产品结构
3.1 功能结构图
抖音的核心功能可以划分为五部分:
1、内容浏览:包括首页的视频推荐浏览和直播和关注里的内容;
2、内容创作:即拍摄功能;
3、内容搜索:搜索功能,可以搜索抖音热搜榜内容;
4、社交互动:包括个人模块里与添加好友和消息互动和消息模块;
5、个人资料:个人资料修改和作品相关。
3.2 拍摄流程图
四、竞品概述
在竞品选择上,选择快手和腾讯微视作为竞品分析的对象。
五、竞品目标功能对比
5.1 首页推荐模块
分析:
1. 抖音是沉浸式全屏播放,用户无需选择内容,视频自动循环播放,而快手有两种播放模式,小屏模式下可以快速翻阅,用户有更多选择内容的权利,在全屏模式下通过右滑对该作者视频进行瀑布式浏览,从用户体验来说,瀑布式让用户选择性更强。
2. 抖音在进入主页之后选择任意视频观看后无法通过滑动返回上一页,建议增加左滑返回上一页功能。
3. 快手的评论自动滚动模式是一个亮点,观众可以不必牺牲半边屏幕翻看评论,在视觉体验上更佳。
5.2、合集功能
分析:
1. 抖音中没有相关的合集专栏入口,只能通过推荐模块或者搜索进入合集观看相关系列的微剧,并且在搜索模块中合集的搜索结果也仅仅是关于合集本身的介绍居多,无法呈专栏形式展现,对于想看微剧的用户和想创作系列微剧的用户来说不是很友好。
2. 快手的小剧场专栏设计较好,且微剧内容制作精美,质量较高,有多种类型的微剧,用户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类型。
3. 微视的微剧专栏在频道模块中,且频道中有众多专栏,选择性较多,细分更清楚,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点和头条的栏目有点像。
六、总结:
1. 抖音的红人较多,因此推荐功能注重对于大流量用户短视频的推荐,并且在推荐算法上过于强大,相关内容推荐过度,对于想看多种不同内容的用户不够友好,建议在推荐算法上能够做出优化,也可以像快手增加减少类似内容推荐的功能。
2. 抖音依托头条强大的中心化算法,将真正火的视频推荐给用户,获得大量的用户数,促进用户活跃度,而对于大众用户不够关注,对微剧等系列短剧内容重视不够,这也跟抖音的运营策略有关。
3. 抖音在内容上细分做的不够,突出短视频推荐功能,在提供给用户的类型选择上做的不够,用户的选择性不多,但抖音内容较丰富,并且众多网红进驻,对于粉丝用户来说也是一大吸引力。
4. 抖音的界面用户体验感较好,所有模块都放在同一界面,简单清晰明了,用户不必为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多次操作,并且界面的排版设计在视觉效果上体验较好。
5. 在用户需求上,用户观看短视频一般选择在上下班、中午、晚上等碎片时间观看,追求放松娱乐的状态,因此对于较长或者系列视频的需求不够大,因此抖音更加注重被动推荐,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内容,避免用户去想去找,而快手侧重让用户在海量内容里选取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