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出门就觉得脸上像刀子刮过的冬日里,这一日,阳光灿烂,我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出了门,准备去一趟书院门。这座古城我已经待了三年多。渐渐也越发喜欢这座城市。这座城市距离我的家乡不远,是一座古老且让很多人向往的城市。恍惚间回头,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十三朝古都——西安。
走出家门时,难得的暖阳打在了身上,暖暖的,过斑马线时心中愉悦,忍不住哼起了很久以前的一首歌——水木年华的《单车岁月》,那慵懒的音调在耳边回旋:穿上牛仔去游荡,阳光打在脸上,单车是我的翅膀,看世界什么样……别劝我去告别幻想,虽然我一天天成长,岁月可以改变模样,改变不了心底的狂想……这些歌词实在符合我此时心底的想法。虽然已然接近而立之年,不过,对梦想依然渴望。
很快坐上了到文昌门的车,下了车就看到了近在咫尺的明城墙以及护城河,站在护城河的小桥上,看到处理过的护城河如今也碧悠悠,远处有一个和这个古城墙相映的仿古龙舟,此时没有什么人在龙舟上,护城河两岸是或青灰色的各种树枝条,或者苍绿树木垂下的枝条。蓦地想起了自己曾经待了五年的上海,那里几乎常年都是满目绿色,季节并不是很鲜明。一直不喜欢那样的感觉。我的家乡本就在北方,我已经习惯了看光秃秃的树枝渐渐长出鹅黄的芽,再变成鲜嫩的绿叶……的过程,给我一种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之感。四季分明的岁月我喜欢,我喜欢那种外在的变化带给我内心的喜悦的过程。护城河一侧是环城公园,公园内也是青砖小路在延伸,树木或葱茏、或灰扑扑昂立。公园门口有一个老人正在为一个顾客剃头。穿过小桥,掠过公园门口,我走进了文昌门的门洞下,感受着这份说不清楚的情绪,出了门洞,右拐,街边的书画小展厅都已经开始营业了。漫步在青石路上,看到了不远处的碑林博物馆,今日的目的不是为了去碑林博物馆参观,我只是望了望碑林博物馆的鲜红大门和金色铆钉,继续走在城墙和博物馆之间不宽的青石路上,前面有一棵好几百年的古槐,虽然树身已经残破不堪,我仔细看树枝上竟然还有绿叶,心里一阵涟漪波动。在一处买书画的小亭前,我停下了脚步,翻了翻颜公和柳公的字帖……在前面就是书院门了,里面也有很多文房四宝、书画等出售,四周的建筑都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走在青石路上,岁月停滞,仿佛我漫步在唐中期的西市上,那仗义商人王酒胡,那经商鬼才窦又在这个西市的哪一隅呢?
在一处商铺,我买好了一个一米五长的水写布、一本柳公的楷书及一本隶书字帖,商铺老板非常热情,帮我装好东西,笑着送我出门,还不忘说下次买纸到我家。我笑着应了应出门继续朝前走去,在书院门转了转,觉得时间还早,就出了城,在附近走走,一路上不由得想到为何这几年越发喜欢这个城市。我喜欢这个城市的什么呢?
曾几何时和朋友聊天,记得我是这样形容待了五年的上海的,我说,上海就是一个暴发户,文化底蕴太不够。而西安,三步一名胜,五步一古迹,文化底蕴可见一斑。我喜欢春天在这个城市欣赏兴庆宫公园的郁金香、牡丹与芍药,青龙寺樱花园的樱花,交大校园的迎春花、樱花;我喜欢夏天的夜晚去大雁塔北广场观赏那儿的音乐喷泉,喜欢去杜陵内树林中跟随吊床起舞,喜欢去钟鼓楼附近的回民街大吃一通,喜欢在人群中看流浪歌手在街边的高唱,那些三五成群的大学生也会或羞涩或大方地去和流浪歌手一起唱歌的青春笑脸,那是钟鼓楼附近一道亮丽的风景,喜欢去寒窑倾听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欣赏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以及和他们一起玩泼水游戏;秋天,我喜欢和朋友们去南五台欣赏如画的风景,体会爬山的乐趣,顺便在心中羡慕了又羡慕那些终南山深处的隐士们随心的生活,去汉阳陵看古墓,在银杏林内尽情拍照,去楼观台赏道教文化,去民俗馆感受地方特色;唐苑的百米瀑布、盆景、回廊都让我不舍离去;半坡的六千多年前人类的聚集地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索,大唐西市的繁荣渐渐在显现,秦砖汉瓦的历史让人唏嘘感慨,秦二世的历史过往在心中留下烙印……这座城市让我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我想,虽然在这座城市还不是太久,不过,我已经爱极了这座城。此生就择这一城终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