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能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格局。管理学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由此可见,领导者对于团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团队。何为有效的管理,如何提升绩效?如何建立一支高绩效赋能型团队?
一、 知己解彼-管理要从认识和了解自己开始
科学的管理循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管理他人
第一,集中精力发挥你自身的优势。你能够在哪些领域发挥优势,创造出优异的业绩和成果,你就属于哪些领域。
第二,努力增强你的优势。回馈分析法很快就能发现人们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或者必须学习哪些新知识。它可以指出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所需,需要更新,它还告诉人们在知识面上存在哪些差距。
为了胜任某项工作,人们通常有能力掌握任何足够的技能和知识。
第三,回馈分析法很快就能发现人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井底之蛙的傲慢倾向。这个结论显得尤为重要。回馈分析法很快就能帮助我们识别出这些领域。许多人,特别是在某个领域知识渊博的人,瞧不起其他领域的知识,或认为“耍小聪明”就可以不用学习了。于是,回馈分析法可以迅速发现,人们在工作中创造不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或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知识不屑一顾。
因此,我们需要克服井底之蛙的傲慢倾向,并努力学习能够使我们充分发挥优势的技能和知识,这是根据回馈分析法总结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二、 团队管理的最佳实践-科学的绩效管理循环-全面绩效管理
团队目标的设定与制定工作计划-高绩效团队的起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一步,价值创造。
我们如何调动团队各个要素,销售部、行政部、技术部和编外资源、来把这个蛋糕做大。
第二步,价值评价。
你把蛋糕做大了,你就要去考虑怎么进行价值的评价,怎么论功,这个是绩效很重要的一点。那么在平常的管理当中,很多人把绩效就等同绩效工资、绩效奖金,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绩效的本质,我们要做好论功这件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混淆为做一个绩效奖金,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那么论功就要根据大家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评价。
第三步,价值分配。
基于这样一个合理的评价的论功,我们又可以促进大家做更大的蛋糕,从而推动更加公正的评价和更好的分配,这就是企业管理的螺旋式上升。
三、绩效评估的5个关键目标
1.设定目标
应通过员工敬业度来设定目标。当员工知道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之内时,自治就可以带来权力。例如,员工可以选择技能培训课程,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无论何时需要,都应将其分解为可操作的项目。这将使员工能够轻松地将日常工作与公司的长期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2.认可表现
没有什么比认可更能激发绩效。认可和奖励绩效优秀的人员应成为绩效考核目标的组成部分。该目标的关键部分是基于绩效的透明评级,可以激发员工的信心。他们应该知道什么参数可以奖励某人的表现。这些指标应与客观性一起仔细考虑,不得有个人偏见的余地。认可可以通过增加薪酬,奖金或通过非货币方法(例如奖励)来进行。
3.提供定期反馈
人力资源经理应努力提供定期反馈,以比较员工的绩效与其目标。它必须是诚实的,现实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建设性的。这意味着分析应考虑整个组织环境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经理必须就情况需要时如何纠正员工提供建议和可行的建议。
4.培养人才
正如人力资源经理所知,保留人才比雇用人才更容易(更便宜)。人才留在前进的道路上。因此,绩效考核的关键目标应该是为将来培养内部人才。人才培养必须是定期的活动,而不是一次性的大事,并且要根据员工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首先要确定绩效最佳的人和可以在指导下脱颖而出的员工。
5.识别薄弱环节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快速变化和适应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持续的薄弱环节会带来厄运。可能仅限于特定团队的工作可能会加班,从而成为更大范围内业务增长的障碍。但是,找出那些表现不佳的人应该是为了指导和管理他们的才能,以从他们身上获得最大的收获。为了使之成功,有必要以数据为依据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诚实的审查。
经理们应该与这些人共度时光,陪伴他们完成工作并与他们分享建议。然后,他们应听取员工的意见。可能只需要稍微改变他们的工作环境或提高技能即可。目的不是要惩罚性的,而是要给他们诚实的反馈,建设性的补救计划以及可证明的变革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