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乡情021】四季原野



我的家乡香兰农场处于东北的黑土地带,属于中纬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曾经茂密的森林植被,枯枝落叶在山间土壤积聚。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大于分解,进而形成了腐殖质表土层。山体风化物中丰富的溶解硅和盐基,有利于蒙脱石的合成与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共同形成黑土,据说400年才能形成如今1厘米的黑土层。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是大自然2万年以上累积沉淀形成留给如今人类的。

当地人有句老话叫“张三风”,这里冬天的大烟泡一刮一开张就是三天,而且一个月要刮几次风。源于此地的地势山形造成这里风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肆虐的发源于遥远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西北风从兴安岭山峰通道间刮出来异常猛烈,冬天的气温常常在零下40度左右徘徊。那里就是我儿时生活的地方,我对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生活在那个80年代,没有太多孩子能拥有个人玩具,而农场周围一切可以去的地方就都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记忆里黑土地最深刻的是有一年的早春时节,拖拉机在仍覆盖着白雪的田野中耕作,深翻出的黑土有如一条条翻滚的巨龙。我最喜踩在“龙脊”上玩了。含水量低的脚一踩上去就陷了进去,含水量高的脚踩上去软软的,像踩在天然的蹦床上,这段土脊高点蹦到下段土脊高点,但由于天冷,这种游戏太费鞋,玩一会儿,我们就转移阵地了。


夏天我主要的劳动就是帮助家里采集鸡鸭食物。有时候去甜菜地里挖野菜,因为甜菜植株矮,田里阳光好所以婆婆丁,苋菜很多样野菜。门前水沟水面红了就去捞蹦虫。往往一次能捞出来一个鸭蛋红色大肉球。晚上则去路灯下捡蝲蜊蛄和黑色大盖虫。这些东西都是“肉”鸡鸭都非常爱吃,一看到就疯了般去抢。鸡吃碎骨头也如此,不愧为恐龙的后代。吃这样食物的鸡下蛋,蛋黄颜色是绿色。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相约几个人去泡在村边的人工引水渠中消暑,嬉戏打闹,水花四溅中尽情享受汤旺河中水的清凉。当年有一个小胖子满满肉肉,他是人型小船——身上乘坐5个同龄小孩子而不沉。

最右边小点点山就是四块石


秋天是农场最好的季节,田野更成了孩子们的欢乐游乐场。

水稻田和玉米地我从来𣎴会去,因为那里不适合玩耍。稻田有水,泥巴太多;玉米地里则闷热潮湿,玉米叶子又异常锋利。

我最爱的就是萝卜地和黄豆地。我和小朋友几乎找遍整个萝卜地,拨开叶子仔细看,寻找传说中的“心里美”红心萝卜,但是多年一无所获,如今只能在市场上购买只为圆心中的梦想。

黄豆地原因是那里生长着许多的天星星学名叫龙葵,它还有很多别名。现在得知龙葵是一味中药,药效很多还有微毒,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它是我们最爱吃的“水果”了。我们那里最好吃而且干净的天星星就长在农场粮食加工厂后面的黄豆地里。玉米地里的天星星阳光晒不到熟了也不甜,而黄豆地由于其根部的固氮根瘤菌使土壤变得肥沃,长出的天星星也特别甜。每年天星星成熟的时节,一放学我和班上的几个同学就比赛似得嗷嗷往外跑,我正好路过家门口的就把书包放到院子里,不路过家的只得甩到地头了。进了黄豆地首先要找植株大的黄色天星星, 黑色的甜度不如黄色的。往植株边一蹲这棵就属于我了。只有关系好的才可以共享一棵黄星星。每个人边吃边发出“呃呃呃”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每当想到天星星,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总是和亲密的小伙伴们共享一棵秧儿上的黄色天星星的甜美画面。

那个时代家家都不富裕,瓜果梨桃基本吃不到,香蕉荔枝根本没有见过实物。能吃些田野中的野果子内心会感到极大的满足。我多年来总想寻找一棵黄色天星星,回家种植可一直未能如愿。看来它只能生长在我的记忆中。 


金黄色麦田我只去进去过一次。成熟的麦穗,灿灿金黄。走进去麦芒如钢针扎哪儿哪儿疼呀!艳阳高照,天碧如洗,躺在麦地里,浑身暖洋洋的。 环顾四周,心潮涌动。远山如黛,山脉一眉间连绵起伏。西边那座最高的山峰是四块石,它有如擎天铁拳般指骨铮铮。一块巨石山峰下有一处天然山洞曾是抗联营地,李兆麟将军创作的《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抗联将士在这里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自然风光塞北独绝。登峰四望天极处,如白线般松花江水蜿蜒流过,江对岸的依兰县就是北宋徽钦二帝的坐井观天之处。眼望远处的山川美景,联想曾经的历史人物,不由让人感慨顿生呀!

可惜茂密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山体上只剩数十年的自然次生林,这个事情应该是百年间三次掠夺性砍伐结果!更让人无限唏嘘。那曾经的壮丽景色也因缺少参天大树而大大减分。要知道这里也曾经拥有直径4-5米的巨木!


冬天农场一马平川西边白雪黑土冻原如广漠沙海一般,坚硬的冻土坚硬的苍苍雪原,被风雕塑成海边浪花一团团。农场最西边雪层是最厚的地方,都是西北风刮带过来的!冬天我们就在这样的雪堆里挖雪洞玩,雪洞里可以躺着两个人。7-8个人在洞顶上蹦跳,雪洞也没有事情。这个雪上面走人只有浅浅一点痕迹——风力和温度造成的。

农场西边视野开阔,丘陵地面起伏原因看不到防风林带,远处山脉落日余晖映山红,晚霞夕照黑绿黄白四季分明的颜色是我永远忘记不了的一幕。

  我12岁时随父母搬离农场,于19岁和26岁时各回去一次。每回去一次,都会体会到变化的巨大。原来荒地处处高楼林立,家家摩托轿车,自行车上锈扔墙脚穷困的现象再也不见。可纵然草房变高楼,土路铺柏油,周围的生态环境已大不如从前。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使青蛙绝迹,蜻蜓量锐减扳手指数。我记忆中的水边遍地蛙鸣,一路走过皆咕咚咕咚青蛙跳水声音!夏季成群结队满天飞舞的蜻蜓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蚊子烟云缭绕般的围着人转。苍蝇多的园子里西红柿都是黑色!和我童年记忆中迥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爱护保护大自然已经是刻不容缓。现在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并且在逐步弥补以前过度汲取所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毕竟长远持久的发展才是国之大计。


【九洲芳文.乡情征文】

作者简介 心之划所系 —简书白丁,知青之后!频迁陋学喜遇5A。自认不足双轮重提断笔,余时不惑凡思千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110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43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74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81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0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8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32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96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68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10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55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30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48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7评论 2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