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高血压
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指的是,多次测量时低压大于90毫米汞柱,高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根据血压值的高低,高血压可分为一级(轻度)、二级(中度)和三级(重度),其中,二级高血压一般是指血压值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上,三级高血压是指血压值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
高血压疾病的一个特点是患者在24小时内的血压是不断变化的,在清晨时段(一般是指早上6点到10点)往往血黏度增高,心跳增快,血压处于上升状态。“清晨血压增高会更多地引起中风和心血管疾病,而在早晨6点到8点之间,很多患者都在家里,所以我们提倡做好家庭血压测量。
为什么夏天血压会降低
夏天,天气热,气温高,人体血管扩张;加上出汗多,血容量损失较大,所以,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夏天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血压降压目标是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如果夏天血压连续几天低于120/80mmHg,尤其低于110/60mmHg时,应酌减降压药用量;轻度高血压,夏天血压正常或偏低(如低于110/70mmHg),并有眩晕等症状时,应停药观察;若低于90/60mmHg时,应停药。
但是,如果一天之内大部分时间血压在149/90mmHg以上,不要擅自或减降压药。夏天,出汗多,水份损失多,应调整利尿降压药和含利尿成份的复方降压药。夏天,血粘度高,容易在夜间形成脑血栓。因此,不要在睡前两小时内服降压药;最好选用长效降压药,早晨一次服完。
虽然到了夏天血压会有所下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会头昏脑涨,心里也觉得难受。临床发现,夏季里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栓塞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季节,甚至在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病例中,有60%的死亡病例就发生在炎夏。
所以高血夺患者必须警惕高血压带来的风险,时刻关注自身情况,要做一个“合格的高血压患者”必须清楚的知道以下这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最该了解的基础知识
1、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
目前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物不仅种类多,且有效、安全。只要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并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大部分高血压都可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一经确诊,如果没有或未发现明显的可以去除的致病原因,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如果可以耐受(无头晕等低血压反应),血压可以降得更低一些。
2、坚持监测血压
如果只依靠偶尔去医院就诊时才测量血压,往往很难将血压控制到合适水平。因此,患者应尽可能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改变治疗方案或环境发生较明显变化时。若有条件,宜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如果家中没有血压计或担心自己测量不准确,可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量血压。
3、定期去医院进行心、脑、肾、血管功能评估
降压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血管,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观察血压变化外,还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心、脑、肾、血管等器官结构与功能评估,如心电图、心彩超、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这些检查不需经常进行,每年一次或遵照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