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长时间没有回老家,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沿着汉江河攀缓的公路,郁郁葱葱,山恋起伏。心儿似蝶,翩翩起舞,嗅着泥土的清香,在花丛中跳跃着,欣赏着,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惬意,那么舒爽,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五间宽敞明亮的泥坯土房子,巍然矗立在记忆深处,门前的水泥地板,因长期无人打理,断裂,从缝隙处长着绿油油的草。种子力量强大,突破一切局限,昂然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大门墙上贴的对联还在,父亲亲笔写的毛笔字,几经风雨洗涤,红纸变白了,黑体字依然展雄风豪迈之势。屋檐下悬挂的竹竿,往事粒粒如画,晾哂衣服,袜子等。
门前的竹园,棵棵挺立,饱满。夏日里遮阳,是小鸟栖息的家园。叽叽喳喳,清脆潦亮,偶尔,窜出一只毛茸茸的松鼠,爬竿而上,纵身一跃,竹林哗啦啦地响着,惊艳了孩子的目光。
竹林脚下,铺满了枯叶,石子或垃圾,是小鸡们的“天下”,三五成群,觅食,窃语,或卧在那里鼾睡。
屋后,是父亲亲手栽的拐枣树,共八棵,碗口那么粗。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树上结满成串的拐枣,父亲搭木梯,靠在树上,一串串采下来,共几背篓。母亲酿大曲,冬天,酿出正宗的拐枣酒,纯天然的,甜中稍微有一点涩味。过年,待客,上乘的酒,醇香无比。
东南拐角处,三分菜园,竹篱笆围起院墙,防止小鸡偷食菜叶。我家住在生产队中央位置,左邻右舍,前后都是密集的住房,鸡是散养的,成群地乱窜。
母亲心灵手巧,菜园子周围栽了两颗苹果树,五颗橘子树,顺着篱笆插些葡萄藤。每到丰收的季节,勾引多少小孩子的魂啊!眼巴巴地驻足观望,涎水直流,想吃又不能光明正大地吃。
园子里,母亲分成一块一块的,种上随季节蔬菜:蒜苗、葱、韭菜、香菜、菠菜、黄瓜、茄子、辣椒、四季豆、西红柿等等应有尽有。饭前,跑园子一趟,摘些菜,回来,清洗,烹饪,一家人都饱了口福。
菜园子珍藏了多少温暖的记忆啊!一年四季,从春到冬,母亲一直在园子里忙碌着,料理着我们的一日三餐。
奶奶慈眉善目,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父亲每月工资,悉数交给奶奶。奶奶是大家闺秀,熟读诗书,说话办事,铿锵有力,自带锋芒,连威严的父亲,都惧奶奶三分。我却一点儿都不怕奶奶,奶奶将我从小宠到大,凡最好的都留给我。
老房子还在,可惜,奶奶和母亲都去了另一个世界。每一次,回老家,感觉奶奶和母亲都在,在地里忙着,在厨房转着,热气腾腾的日子啊!到处都是笑声,是金灿灿的阳光,是香飘十里的宠爱,是满山的翡翠!
清明节快到了,愿满载思念的火纸,能够抵达亲人的心房,慰籍生命的单薄;愿时光里留下爱的足迹,伴随着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