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切观察新生儿小便状况
1)正常状况。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就开始排尿,但尿量较少,全天尿量一般只有10~30毫升;小便次数也较少,第一天只有2~3次;尿色开始较深,一般呈黄色。此后,随着摄入的水分逐渐增加,小便总量逐天增加,每天小便次数也逐渐增多,到出生后一周小便次数可增至每天10~30次,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450毫升,小便颜色也逐渐变淡,呈透明的淡黄色。
2)异常状况
①尿液发黄,尿量减少。多因新生儿摄入水分不足所致,比如母乳不足等;或因排泄水分过多所致,比如呕吐、腹泻或发烧等。
2尿液发黄或发红,排尿频繁。若排尿频繁,尿量却没有增加,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所致。
③“血尿”。即新生儿排出的尿呈现出混浊的红褐色,这是尿中的尿酸盐结晶,多喂水即可纠正;因治疗某些疾病而服用了维生素B、黄连素等药物,也可能会使新生儿的尿液呈橘红色,只要停止服用药物,便会恢复正常。如果新生儿持续“血尿”超过3天以上,排除了上述原因,则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尿路畸形所致。
④尿色发黄,皮肤发黄。如果新生儿尿色发黄的同时,皮肤、白眼球等处也发黄,则有可能是新生儿黄疸所致。
⑤尿液发白,尿液浑浊或有特殊的臊臭气味,同时伴有尿频、尿急,排尿时哭啼,则很有可能是泌尿系感染,形成了脓尿。
(2)便后清洁工作
1)勤洗尿布、勤换尿不湿。由于尿液中含有尿酸盐,若不及时更换尿不湿,积聚的尿液长时间持续刺激新生儿的臀部皮肤,会致使该处表皮抵抗能力下降,而引起皮炎。
2)换尿不湿或尿布时应沾去新生儿会阴部、臀部的尿液。新生儿尿后可不必像大便后那样必须用水清洗,因为过多的清洗会损伤新生儿皮肤油脂保护系统,反而不利于皮肤的保护,所以,除去早上起床后、晚上入睡前的两次清洗,其他情况下用尿布或纸巾沾去尿液即可。3)掌握正确的清洗方法。与大便后的清洗一样,也要注意清洗时由前到后的顺序。
文字编辑:育葆汤
声明:如侵权请联系QQ:2051611165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