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说斗米恩,担米仇呢?而且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是否因为人性就是如此?
别人给的如果是一斗米,这属于小恩小惠,那说明是关系不怎么深,所以才会只给一点小恩小惠。如果能给到一担米,那就属于是大恩大德,一定是关系非常亲近,才会给这种大恩大德。
但有一个矛盾之处就是——太过于亲近的人,往往说话不客气,容易像讨债一样说出难听且伤感情的话,这种不客气就容易得罪人。
比如这个给予的一方,老是提起自己,曾对对方有多好,给了对方什么什么,因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却不自知。这就是拉仇恨。
所以关系特别好的两个穷朋友之间,最好是不要逞强借钱给对方,这样做,最多当时不借的时候得罪对方,但也比要不回来钱讨债的那种得罪要好很多。
不借给对方钱,也许他一时会说,我在困难的时候和你借钱,你没有伸出援手。但是这个关系还是在的,只不过远了一些。
但如果是自己在本身钱没有那么多的情况下,打肿脸充胖子借出去钱,自己是不可能不在乎的,就一定会去说这件事,然后就会影响关系,甚至这个关系可能就彻底失去了,借出去的钱本来是想卖一份人情,一催债,这份人情这笔钱,人家即使还了,实际上也不会领情。
双方都不差钱的情况下,资金周转也可能会有借钱的时候,或者借出去钱的一方比借钱的一方确实更有钱一些,这种情况下也应该要打借条。
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一般人交往的对象都和自己的经济状况差不多。如果真的两边经济状况太悬殊,那这两个人大概率也没有太多共同话题可以聊,也就无法成为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不同频的人,目标不一致。
最长远的关系,就是把利益先说明白,保证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保证好朋友的利益,这才算是礼尚往来,互利共赢。
所以要避免斗米恩担米仇,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不要在自己没能力的情况下逞强帮忙;如果逞强了,就尽量管住自己想要催债而说出难听语言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