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方为谁,无我有问。
九月露湿,待君之前。
——《万叶集》
看完《你的名字》之后,我记下了这首诗以及#黄昏之时#。
其实,上个周日就看完了新海诚的这部新作。据说本片为2016年度日本本土影片票房冠军,而影院看完后上豆瓣看了大家的评论,大部分赞赏的态度也有个别观者觉得假大空。就剧情来说,个人也觉得没什么新意,它让我想到了这是《换命法则》和日剧《情书》的合体,但是画面却足够美腻,剧情虽然有点老套,然而但是在新海诚一贯“无剧情”的作品中,也是蛮难能可贵的。而且,虽然也是交换身体(或者说灵魂)的故事,动漫的剧情却拍出了日本的风格。
有人说,新海诚用这样的故事去温暖城市中每一个仍然愿意相信爱的人。在这么大的世界里,能够遇见你,竟然需要如此用力。穿越错位的时空,仰望陨落的星辰,你没留下你的名字,我却无法忘记去寻找你。
从明线上看,立花泷和三叶在梦中交换了身份,他们以他者的角度体验着对方的人生, 而在体验各自的生活中他们彼此其实是产生了感情的。而神秘彗星的陨灭却毁灭了小镇,立花泷而后寻觅三叶中通过喝了三叶的口嚼酒在黄昏之时和她的灵魂产生交织并回到彗星陨灭前,通过努力拯救小镇。而后立花泷回到自己的城市继续生活,却一直隐隐觉得在寻觅在什么,最后在交错的列车和三叶的对视中感觉就是彼此寻找的人,转身离开之时说出了那句:“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我也是!!!”
新海诚并不只是向我们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已,就自己而言,最感动我的竟不是他们的相遇之时的那句“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一直觉得电影,就像一个大的空的容器,是可以容纳多种解读的向心力,喜欢它的人将他们的各种期待与愿望放入其中。
所以,也想聊聊观影过程中比较触动自己的几个地方。
首先,咖啡是暗喻点。咖啡,这是代表西方文化的一个标志物,小镇代表传统的日本的文化。而电影里面开始的时候,敕使河原克彦问名取早耶香和三叶要不要咖啡馆的时候,她们欣喜和惊讶的神情,小镇居然有咖啡馆?!当然,最后他们是售卖机中买了罐装咖啡然后再街边的长椅上喝了起来。而梦中交换身体的时候,三叶通过泷生活经历,去咖啡馆打工,实现了去咖啡馆的愿望。三叶生活的小镇的女闭塞,没有列车,却有家传神社的古老习俗;而她憧憬的生活泷的城市恰好是东京,有亲切的长辈繁华的街道咖啡馆。 泷是酷帅酷帅的;而三叶温柔而不敢抗争。而他们交换身体后,泷变得温柔体贴,而三叶变得勇敢,敢于去争取和说不,而这是否可以看作两种文化的交融呢。
而影片中让我第一次泪目的时候是泷努力的画小镇的场景,而另一个是去寻找小镇和三叶的路途中,同去的奥寺美纪说的一段话:以前的泷当然也很好,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泷更加可爱和让我喜欢,因为他的努力,一直坚持去寻找着什么,这样的泷是我以前没见过的。那两个时刻有点鼻热眼湿,因为那一刻我看到了青春,青春就是努力就是不顾一切的绽放啊。而我想到自己并不热血的青春,多少是遗憾吧。又或者说,青春从不关乎年龄,在此刻,能不顾一切的努力,也算迟来的青春吧。
最后一个感触点彗星来临之际,苍穹之下,流星之美,让人无言,城市的人都在抬头仰望惊叹欢呼,然而,另一个地方,却因为彗星的来临正要面临灭顶之灾。有的时候,你享受的美丽于他人可能却是一场灾难。
最后,很喜欢五月天中的《好好》台湾宣传歌曲的这几个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