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周二了,可以去参观南京博物院了。这个博物院是我放假前就安排好的行程。
我一共预约了三次,最多七天三次了。周六周日周二各一次,周六周日要根据孩子安排行程,所以一次取消,一次浪费。周一博物馆都闭园,所以只能安排其他行程。
周二我放弃了酒店里难吃的早饭,跟着大街上的人群往博物院走。
我大概九点过几分到的,然后马不停蹄地参观,先逛特展馆,“玉润中华”没有看到,只看到一部分玉展,至于网红展品小粉炉,拍照我也等了一会儿,但是还好。我很讨厌赖在展品前不走的人,太讨厌了。我觉得停驻十几秒都是可以接受的,有些人一站站十几分钟,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玩意儿是你家的,照我说看一眼,端个手机拍张照完事,再不行你站它边上留个影,给你半分钟可以了吧?你偏要做护法金刚,久久地让人看你的背影,挡住别人欣赏的视线,你居心何在?
等我从特展馆出来,特展还有一个展馆是讲南博辗转保护文物的历史的,还有一个特展只为金兽陈列。这三个展都兜一圈出来,看玉的展厅已排起了长龙。
随后我去了对面历史馆,艺术馆,钟表馆,佛像馆。
历史馆我属于走马看花,宝贝虽多,人也极多。钟表馆我觉得最好看,佛像馆也不赖,但是呢,都没有停留多长时间。艺术馆里的书画最坑爹,但是有文征明唐伯虎他们的作品,是值得细观的。
走累了,我跑到最上面,我也不知道是啥,结果楼顶户外开阔,可以拍风景,还可以喝咖啡。咖啡我点了山茶味,然后吃了块小粉炉蛋糕,然后手机充电,我的破手机耗电可快了。
后来挤过来一大家子人,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还有老人,都是上海人吧,开始吐槽参观者没有素质,大概是游客把她孩子推倒了。因为是同乡,也就寒暄几句。我倒是不觉得没素质的人是地域问题。素质和地域没关系,哪儿都有自私自利的人。
咖啡厅歇脚完毕,我去了民国馆,确实挺有意思,可惜我不年轻了,否则眼花缭乱的小商品一定会让我花多少钱,我的一大任务是敲章,敲不全啊,也费脚力。
随后是数字馆,个人认为没啥可看的,比较适合孩子科普游戏吧!至于申遗馆?在哪里?看都没看到。
最后,我感觉基本都已看完,我来到底楼排队敲章,队伍壮观,围着大厅整整一圈。
在南博院里敲章我排了两次队,大概耗时一个多小时吧,至于文创店,我没来得及去,因为时间不够,我还有六朝博物馆需要打卡呢!
从南博院出来,我一看时间,已经三点多了,太吓人了,我从早上九点进去的,居然逛了一天。
来说说对它的感受,够大,好东西也蛮多,也会做广告普及。但你要说南博赛过了上博,我有点不服气。比如拿得出手的青铜文物,南博不多呀!至于字画,上博更是多如潮水。
南博的优点是地方够大,分类也多,而且宣传,文创都做得不错,且它是旧的“国博”还是有文化底蕴的。
上博地方太小了,好在东馆马上会开,到时候,把好家当都拿出来晒晒,真正不辜负文物界半壁江山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