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想忘记,越是记得请

——《自控力》读书笔记(六)

列夫·托尔斯泰小时候,有一天,他的哥哥让他待在角落里,直到脑子里不再想小白熊了才准出来。过了很久,哥哥回来了,发现小托尔斯泰还待在角落里,苦恼的对哥哥说:越是想把白熊从脑子里赶走,越是怎么都会想到白熊。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因为这个故事的启发提出了“讽刺性反弹效应”的概念(ironicrebound)。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更加牢牢的记住这件事。

越是失眠,越是想让自己睡着,结果就越清醒。

越是想忘记,越是记得清。

越是想我不再想你,就越是想你,越是想不去做傻事,结果越是犯傻。

韦格纳教授认为:这和大脑处理“我不要”指令的机制有关。当我们给大脑下达指令,把注意力从我们要禁止的想法上引开,就开始启动我们的自控系统去完成这个指令。另一方面,为了证明我们已经去做了把注意力引开这件事,我们的大脑还会启动“监控”机制,不断的寻找我们已经完成指令的证据。监控系统自动运行,基本不消耗能量,而自控系统是需要大量消耗精力和能量。

监控和自控同时作用,当你开始自控时,监控系统发出警报:注意,你需要引开的目标在某某位置。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当人们试图摆脱某个想法的困扰时,这个想法只会一直挥之不去。

没错,有些广告主就利用了这一系统,比如过去很恶俗的羊羊羊和某白金,尽管每个人都很痛恨这种低俗的广告,但还是不由自主的被广告语洗脑。

“讽刺性反弹效应”就像一个死结,你越是挣扎,越是被束缚得紧紧的,直到窒息。而且当这个你急于摆脱的想法再次卷土重来时,它会对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抑郁症病人事实上对自己的状况一清二楚,但是为什么很难走得出来?为什么自杀的想法会一再在脑海中出现,并一步步让自杀的行为走向执行?或许就是“讽刺性反弹效应”的影响,在牛角尖里越钻越深,直到无法回头。

对抗“讽刺性反弹效应”的最好办法是放弃自控,所以为什么现在很多专家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都建议读一读《金刚经》、《老子》、《庄子》等佛教道教的典籍。不管佛道,核心的宗旨都是劝人随心随性,道法自然。

想自己所想,跟随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感觉,放弃控制我们的内心感受,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外在行为。

记忆中,看《倚天屠龙记》小说时,对觉远背诵的四句九阳真经印象深刻: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修心修禅,无非就是如此。

或许就像神秀和慧能两首著名的禅诗引发的争议一样,神秀讲究自控,而慧能则破解“讽刺性反弹效应”。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意志力是什么? 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提到意志力,很多人会想到需要意志力的最大考验莫过于...
    惜她阅读 3,232评论 0 23
  • 一.在作决定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此刻需要意志力。否则,大脑总会默认选择最简单的。 心理学家知道,大部分人作决定...
    五戒阅读 1,071评论 0 1
  • 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 导言 欢迎阅读意志力入门 实际上,人们为了能够自控,仍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我屡次发现,大...
    际弋阅读 3,281评论 0 15
  • 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会掌握一套时间管理方法、事务管理方法、健康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方法以外,意志力或者是专注力...
    Neo_joke阅读 4,585评论 5 20
  • 欢迎来到小于的王者地盘,小于已经更新了王者峡谷68位英雄全新的推荐出装以及铭文搭配(鬼谷子教学已经上线),大家关注...
    王者小于帮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