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一个外部门领导的讲课,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
这一段是说感情的:
找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两者无法兼顾的时候,选择哪一个都没有对错,不同年龄段感情需求不同,30岁之前,找自己喜欢的,年轻经得起失败,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寻求互相的合适;30岁之后,找适合自己的,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可以慢慢培养互相喜欢的兴趣,因为随着岁月的冲逝和日久地相处,会发现颜值其实没那么重要,会发现慢慢地喜欢对方,也许可以这样总结:30岁之前一见钟情,30岁之后日久生情。
当时感觉有些许道理,但现在感觉,过来人的句句箴言都是真谛
还有两句是说工作的:
方向正确,努力会有结果;方向错误,放弃就是进步。
多么经典的话语,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个说感情一个说工作,看似毫不相关,实际上有共通点。做任何事,要有自己的思路,正确的方向很重要,方向错误的努力只能充当炮灰。
我们都在不停赶路,忘记了孤独,在失望中寻找偶尔的满足。方向错误时,做个好人也都成为奢侈品。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基础工作过程存在两种模式,按部就班地工作,完成任务;在日积月累的工作过程中,找到“痛”点,让工作过程不再按部就班。
诚然,基础工作很重要,基础工作的改进同样重要,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是从细微的基础工作一点一点积累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
我们得接受,基础工作的改进是需要时间,但如果基础工作又是核心业务,这时候一项、两项、三项。。。亦或是更多的基础工作接踵而至,你如何改进,如何处理?
实话说,我目前的工作就是这样的,经过了一年多挣扎,经过一年多的沉淀,我感觉应该学会舍弃,长久地大而全不如偶尔地小而精。大而全,容易迷失自我;小而精,让你找回自我。
对一件事全神贯注的投入,持续不断地投入,才有可能去改善,才有时间去改善,才能完成改善,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嘛
从事基础工作,我们会有怨言,不应该有怨言,但我们想改善基础工作而腾不出时间时,要学会主动沟通,主动提出,因为有时候领导真不一定知道你有多忙。
舍弃掉一部分,会有不舍,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即便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依旧感觉内心晴朗无比
从小到大,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因为孩子在一直努力,但等孩子长大后,工作中的一直努力不一定成为同事心中的好同事,领导心中的好员工,why?
学校里呢,老师、家长、自己,大家目标明确,方向一致,这时候你只需要努力
工作中呢,大家目标并不一致,你无法让每一位同事都满意,也无法每一次都得到领导认同,因为每个同事的期望不一样,每个领导的想法也不一样,还有最重要的,多目标的输出需要时间,而你不是多核肺热CPU,你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学会选择航向。
最后呢,我想用汪国真创作的《热爱生命》的语句结束给这段文字划上句号: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第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当我们选定目标后,只顾努力就好,因为我们相信,结果,都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