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7月,我担任东岗镇中心学副校长,主管教学教研工作。2008年7月,我调入陵阳镇中心学校任副校长,兼管陵阳镇初级中学。2014年7月任陵阳镇中心学校校长。
“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抱团行走”2015年的7月,河南省杏坛网研社第一届年会在洹河之畔举行,一群怀揣教育梦想的教师自发走到一起,一起讲教师的成长故事,共同探讨成长的路径,从此,“风起陵阳”,继而“瞻彼鹤壁”、“寻味长垣”“烹茗罗山”,今年的又在红旗渠大道小学举行了第5届年会“大道”。
在此我遇到了许文祥、孙永芳、张国庆、唐芳、呼宝珍等等热衷于教育的人士,收获友谊的同时,更是收获知识收获了思想。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执着,时时在激励着我奋勇前进。用艾青的一句话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教育事业爱的深沉。”
由此我的思想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展示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学生,展示学校的美丽,展示老师的成长,展示学生的美好,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势在必行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陵阳镇中心校的公众号《洹河杏坛》应运而生。
创立公众号的是现在在教体局的刘闯,当时他还在陵阳的一个乡村学校,年轻人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有着很强的创新思维,不辞劳苦无私无畏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每天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在电脑前默默的耕耘着、探索着,把公众号办成了展示学校、展示师生的舞台,一张张精美的展示,师生学校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一篇篇富有灵魂、富有温度的文章滋润着学生老师的心田。一下子把校园师生推到了社会面前,推到了家长面前,从而也使家长和社会了解了学校。
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生,成就了学校,一时间《洹河杏坛》风生水起,公众号成为家庭社会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公众号也成为了展示师生的一个平台,激励师生成长的一个舞台。
2016年陵阳镇建立了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学,全新的学校,崭新的空间,我们又相继建立了学校的公众号,学校的诵读群和学校的写作群,我就是希望以一己之力,引领着我们团队行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抱团行走,我始终把这句话记在心头,落实在行动上去。2019年,三年下来,学校有当初的970多名学生到现在的1960多名学生,学生翻了一番,真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学”一个新生事物面前,应该怎么样去经营这样一个新的学校?应该从哪里发力?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的命题,当时忆激情满怀,又是忧心忡忡,只害怕一步走错步步走错,成为学校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