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李娟的《冬牧场》这本书,我有欣喜,更多的是带着对这个陌生世界人的生活的好奇。
新疆天山阿勒泰牧区的人如何过冬?游牧民族如何迁移转场?沙漠中如何解决水的问题?哈萨克人真如传说中那么热情好客?
看完《国家地理》中新疆专辑,就毫不犹豫买来李娟著的《冬牧场》。
一、李娟本人
李娟,女,籍贯四川乐至县,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位于塔城地区乌苏市车排子镇),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羊道》三部曲、《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1]及数部繁体字版散文集,诗集《火车快开》。
我在翻看《冬牧场》后面的插图时,看到骑着马的李娟,带着眼镜,齐耳短发,眼镜不是特别精致的那种款式,整个人给人感觉是朴素无花,一如她的文字。但当我在百度百科上查新疆作家李娟时,出来的图片却是玫红色短袖,微笑的脸和眼,整个人透着清新和文人独有的那种气质。
李娟的文字,清新质朴,不加任何世俗雕琢的语言。说实话,刚开始感觉她的文字是普通的,甚至有些空白,不像一般的文学作品,文字功底特别好,后来看完她的经历,就知道,她没有接触过正规的文字教育,又加上母亲对写作的反对,除了文字还会做一手好菜和针线活,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她的文字的灵魂并不会因为这些质朴的文字而丧失光芒,反而越发明亮。”我没有读过她其他的作品和散文集,但正如有作家对她的评价,真正的好的散文作品来自民间。
《冬牧场》属于纪实文学,看着文字,常常让人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大腹和高个头又热情好客的居麻,勤劳朴实、木讷本分的嫂子,心灵手巧、欢乐热情对牧场以外的世界充满幻想又无奈的加玛……这些可爱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在李娟的笔下生花。
她的作品很多,而我只看过《冬牧场》,所以,确切的说,对于她的文字,无法做出很客观的评价,但是,看完《冬牧场》后,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却久久不能离去,索性就写写对这些文字的感受吧,也算有个仪式感。
二、冬窝子的世界
见过玫瑰的男人怎么会爱上野花,见过雄鹰的女人,怎么会看得上乌鸦。见过李娟笔下的“冬窝子”,才知道羊粪、牛粪的珍贵,对大雪纷飞的敬畏,对生灵的尊重。
冬窝子,总觉得会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却不知道,冬窝子这个地方却是异常艰难的一种生活常态。
李娟称“冬窝子”为“地下的家”。“眼下是一块突兀的黑色沙窝子,有一个旧年的粪墙羊圈和三个低矮破旧的地窝子”这便是阿尔泰游牧民冬季的家。
“门框和窗洞歪七拱八,木门破烂开裂,天窗塌了,门上的裂缝用碎毡片补好,用羊粪堆砌起来的墙,睡着一不小心就会脱落掉进嘴巴的羊粪,用五次开水冲泡还不会融化的奶疙瘩……”
冬窝子,让人不寒而栗,给人窘迫、寒酸,里面却充满人间温情。一个人在荒野里放牧一天的居麻,回到家对着嫂子“吧唧”亲一口,嘴里呜咽:“老婆子!八小时没见了……”刚出生的小牛和小狗或者小猫,在地窝子里“吧唧吧唧”舔着奶碗,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读报纸跟着李娟学汉语的哈萨克族小姑娘……所有这些,都让冬窝子充满温情,每晚冬窝子顶上的炊烟预示着这沙窝子里生命的顽强。
三、游牧人的江湖温情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而用江湖这两个字来针对游牧人做题目,显得无比世故,乃至充满世俗。
印象最深刻的是,嫂子会趁兽医来牧区的档口,“托他将一大包我们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捎到乌伦古河北岸定居点的家中……有趣的是,兽医来时,那边托他捎来一大包油饼,兽医走时。这边托他送过去的东西,仍是一大包刚炸好的油饼…”这是亲情间的温情传递,他们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即使如此,也对家人充满关爱,这种关爱会幻化成一种顽强的意志力,让哈萨克人在风雪里的冬牧场安然度过,年复一年的山上山下的转场,想想多么让人敬畏!
牧场最热闹的时候,是冬宰的时候。冬宰是每户牧民入冬前的重大战备行动,香喷喷的风干肉食是整个冬天、春天和大半个夏天里,贫瘠生活的最大安慰。在冬窝子附近的邻居,确切的说,只有两户人家的冬窝子,全员上阵,分工明确,晚上的冬窝子热闹非凡,煮了一大锅肉,剩下的第二天接着吃,居麻用皮质小配件仔细地勒过指缝,把双手各个角落的羊油吸的干干净净,大家都试着这么做,两家男主人哈哈大笑……
加玛和居麻还有嫂子,斗嘴时的“豁切”声……
这样的情形,让人感到牧民生活的朴素,又让人踏实,充满友谊的邻里关系。
当邻居没有同居麻打一声招呼,便招待来一家北边干旱缺水和草而来的牧民邻居暂住与冬窝子旁,居麻一边尽全力帮忙装卸东西,照常逗人家孩子,请人家吃饭,帮人家干活,一方面在地窝子里又抱怨邻居新什别克不打一声招呼而抱怨“太瞧不起人了”……
还有,当贩买牲口的人来时,对于陌生的生意人,居麻嫂子炖了一锅肉来招待,并把茶水充的足足的,喝水吃点聊天到晚上一两点,最后因为一百元差价而谈不妥,即使如此,居麻仍乐观到“明年还可以卖到好价钱”……
当李娟结束冬牧场的生活离开冬牧场时,要早在半个月前就联系好车,因为怕耽误出行,居麻联系了两辆车,因为一辆车司机不确定到时候能不能来,居麻又联系一辆,硬将大家分作两拨,没想到临出行前两辆车都表示能来,想来想去,决定让两个司机都挣些钱。
“我们嘛,都是上山、下冬窝子的人,乱说话嘛,不行!都已经给人家说了嘛。要是人家真开车过来了,一看,又没人要走。传出去,谁敢再信你的话?以后你死在这里也没人来拉!”
这或许就是冬窝子人的江湖准则,言而有信,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对别人负责最终也给自己保障!
游牧人的江湖其实简单、仗义、好客、仁厚。
四、哈萨克人会唱歌
当你在方圆上万亩的牧区一个人放牧,你可能就知道,平时所谓的孤独,真的是一种自我意淫般地矫情。
当你在空旷的不着人烟,只有无垠的沙海的荒野,你就知道被几座孤坟占据的土,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当你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一整天的放牧生活,拿着干馕,拿着手机听歌就是享受;当你要走出几里地才发现雪就藏在一处沙丘背后的低地里的那种惊喜,用袋子盛好雪,用雪水做饭,烧水……当你因为常年吃不到蔬菜,缺乏维生素而变得扭曲了的指甲;当你每天每天只能对着一群牛羊说话,当你在茫茫一片荒凉里忽然遇见了一个人;当你后来发现,每天对着牛羊和骆驼快要不会说话时;当你不知道北京在哪儿?黄河在哪儿?长江在哪儿时?
忽然,你就知道了为什么哈萨克族,包括整个草原上的人,甚至在西南地区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为何都能歌善舞的原因了。试想,没有歌声如何在茫茫荒野里对抗这一片荒凉和祖祖辈辈的单调转场生活!
五、结语
每看一本书,我都不愿看结语又每每总想快一点看完结束语。
看李娟的《冬牧场》,我知道了游牧人的一些习俗,比如可以将长孙过继给爷爷奶奶当小儿子养;也了解到大部分的哈萨克人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有时候他们也会对伊斯兰的繁文缛节带有应付的情形;我了解到他们的好客,他们的善良和敦厚的性格;我了解到,他们对于就近墓葬的习俗;了解到沙漠里取水的困难,不知道有生会不会深入牧区,如果深入牧区,我想我不会对牧民一身油腻的衣服和头发而感到厌烦;我不会对羊粪和牛粪充满厌恶之情,反而会觉得它们的可贵;我了解到雪的可贵和可恶之处,我会更加珍惜现在所处的四季,更祈求气候变暖再缓一些再缓一些……
看书的过程是带有某种期待,要么急于了解故事情节,要么急于知道男女主的结局,或者像看《冬牧场》一样,急于了解新疆游牧人的真正生活情形。
当看完书的最后一页,又是充满矛盾的,有些怅然若失,像最后《断舍离》中提到的想接着了解一下一连串问题:居麻一家以后会怎么样?长大后的加玛能走出沙漠深处吗?嫂子和居麻的疼痛病好了吗?还在吃阿司匹林和止痛药吗?李娟为什么没有再去一次冬牧场呢?被划区轮牧的牧民以后如何面临冬夏季牧草差异问题?转场牧业是游牧民族常年遵循自然规律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划区轮牧后他们如何适应生活?
但这些仅是问题而已。
冬窝子,冬牧场,居麻,加玛,嫂子,冬牧场的李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