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平静如水,工作也波澜不惊,平淡的生活却因为有书的陪伴,依旧可以过的惊心动魄。卡尔维诺曾经说过:“生命差点不能成其为生命,我们差点做不成我们自己”,感谢书籍,让我们在寻找自我、努力成长的道路上步履坚定、兴致盎然。
不知道家门口的春树什么时候发出第一个嫩芽,同样地,当我真诚地回忆阅读开始的契机,怎能不赋予它一个美好的想象呢?也许是幼年时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一只会说话的狐狸?一个会喷火的小孩?一味中草药演绎的曲折故事?一群神仙与妖怪的精彩打斗?一段当时不懂,现在依旧懵懂的仙女与书生的缠绵悱恻?
于是,一个故事诱发另一个故事,一本书带来另一本书,一段日子后是另一段日子,很多偶然的、琐碎的、不经意的阅读细节与感受,鬼使神差却又命中注定地锻造了我们现有的一切,这些人生的细软,为一个孩童指引了一条神秘的道路,并赋予他成长的力量。
“以无为之事遣有涯之生”,翻到好书就要读完,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和之后,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犹如赫拉克利特的河流,阅读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过程。但在浩瀚无垠的混沌世界与我们有限的时间之间,书籍可能是最好的摆渡舟;它占据我们一刻,载我们一程,一均之中,间有七声,于我是一段故事,于你却是整个人生的悲欢离合;于是,我们和书中的人与事彼此安慰、互诉衷肠后又各奔东西,这是最安全的因果;于是,道路的长度便等于脚的长度;于是,作为时间与空间囚徒的我们便在不断的阅读中开拓着人生的长度;阅读,成为了平淡生活中追求诗意与精神审美最有效的手段。
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人生,但是,他可以在阅读中远距离观察、近距离抚摸更多可能的人生;因此,一个安静读书的人比一个喋喋不休的人拥有更多表达的能力、分享的欲望,因为,阅读因想象而存在,而想象是永远不会出错的。
在书中,我可以很天真;在书中,我足够复杂;犹如从前的我喜欢狂风、暴雨,喜欢雷鸣和闪电;现在,我喜欢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喜欢月亮照在雪地反射的微光;愿出门在外的朋友有酒可喝,愿你在寂寞的日子里有书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