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有一个女孩,
2年时间里,
她亲手结束了700个生命,
但每一次都令她痛心疾首。
她因美丽善良,
被媒体誉为台湾美女兽医,
然而后来她又遭到无情的辱骂,
在键盘侠的伪善攻击下,
这个年仅32岁的姑娘,
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
她叫简稚澄,
从小爱动物的她,
立志以后要照顾好每一个动物。
当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台大兽医系,
毕业后,放弃了稳定的高薪工作,
选择来到了一家动物收容所,
成为了一名兽医。
她怀着一颗拯救动物的心,
开始了在桃园动物保护园里的工作,
然而,一进去就傻了眼,
所有的一切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
收容所硬件设施极其简陋,
笼子狭窄、肮脏,
流浪动物太过拥挤,
根本没有一个好的收容环境。
而且很多动物受过虐待,
见到人就狂吠不已,
还有很多动物已疾病缠身,
这些情景让她心生怜惜。
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兽医五年,她根本没学过安乐死,
然而,这里主要的工作不是救助,
却是实施死亡。
因为台湾的收容所规定:
如果流浪动物在12天之内,
没有被人领养,
就要对它们进行安乐死处理。
那一刻对于热爱动物的她来说,
就是煎熬,
她说:“第一天来上班,
就看了6、70只(安乐死),
回家哭了一整夜。”
“你抱上台的时候,它是全身发抖的,
但是可能我们药剂一下去,它3到5秒就走了,
就不抖了,其实那是很心酸的。”
简稚澄最大的心愿,
就是守护动物的生命,
而今却要亲自结束它们的生命,
每一天她都带着矛盾心理,
心痛却又无能为力,
这样的 “安乐窝”是否该继续留下?
有一次,在实施安乐死时,一只狗非常乖,
但是越乖的动物,却越让人心疼。
简稚澄说:“我记得很深刻,它是一只米格鲁,
它把腿伸给医生,让医生顺利地帮它打针。
可是回来之后,我们心里都留下一道伤,
好像就是我非要你死的那种心情,这件事情很难放下。
其实活着的人才是在受伤。”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
却给人心里留下一道伤,
每一次的注射,
都是心如刀绞。
痛苦的内心伴随着煎熬的选择,
最终简稚澄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但是她不再被动的接受规定,
而是要努力改变目前的一切。
因为她发现在这残忍背后,
还有着不得已的缘由。
首先收容所提供的资源有限,
若是不设上限动物数量激增,
没有足够的资源供应,
生存环境只会更加糟糕。
此外,收容所的动物由于长时间流浪,
而对人类充满了警惕,
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最主要的是,
流浪动物自身携带大量病菌,
一旦在流浪中病死而掩埋,
体内病菌将造成巨大隐患。
将它们安置在收容所里,
对动物和城市都是负责的办法。
但是收容所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所以,“安乐死”是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亲手送动物们死去,
其实收容所里的人都于心不忍,
“唯一可以延续它们生命的办法,
就是找到人领养,带它们离开。”
这也就是简稚澄选择留下的原因。
为了让收容所里的动物更快的被领养,
简稚澄请来摄影师为它们拍照,
将它们打扮的干干净净,
用最可爱的一面打动人心,
她花了很多心思布置收容所,
拍成图片一一发布在网上。
简稚澄不遗余力的在网上宣传:“这些狗狗非常可爱!
如果你想养宠物的话,
请到我们收容所来,
把它们带走,
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
在她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
这家收容所,一度成为了,
安乐死率最低、领养率最高的收容所。
媒体们一度夸赞她是最美兽医师。
然而,领养的速度远远不够,
2年间,又有700只动物执行了安乐死。
收容所里有一块兽魂碑,
简稚澄几乎每天都会为亡魂祈福。
尽管,内心十分悲痛,
但简稚澄还要为活着的动物继续努力。
不过,最后她还是心灰意冷了,
不是因为精神上的煎熬,
也不是“安乐死”的实施,
而是因为人群的误解与攻击。
世界上,总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
一旦被人发现,就充满了报复心理。
在简稚澄的努力下,
收容所的狗狗吸引了很多领养人,
也吸引了一些爱狗的假志愿者,
他们办理合法手续,私下却转卖获利。
简稚澄发现之后,
反复劝说,毫无用处,
最后她不得不严审领养资格。
遭到拒绝的“有心”人士,
心里不满,就投诉收容所,
说这里卫生差,动物受虐待。
更可恶的是,这群人还在网上抹黑她,
并煽动着不知真相的爱狗人士一起攻击,
还大肆渲染“安乐死”的行为,
称她为:“女屠夫”、“最美刽子手”。
一时间,网上的咒骂潮水涌动,
简稚澄怎么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其实,此时的她完全可以选择离开,
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继续照顾动物。
2016年,台湾准备实行“零安乐死”政策,
这下舆论又将简稚澄推向风口浪尖,
但这时的她担心不是自己,
而是政策一旦实施,
若没有足够的资源供应,
动物收容所环境只能更加恶劣。
无法得到很好照顾的动物
会面临病菌滋生、动物间的伤亡等现象,
长此以往,工作人员也将失去耐性,
又有谁愿意领养这样的动物呢?
然而,她的担心并没有得到民众的重视,
也没有实际操作可能的政策,
网络上的谩骂一波接一波,
现实困境也啮噬着她的心。
每天面对着承受痛苦的流浪狗,
还有舆论的各方面的压力。
2016年5月5日夜里,
新婚不久的她没有回家,
她用给动物注射的安乐死药物,
为自己注射,年仅32岁。
在遗书当中,她写下这段话:
“生命并没有不同,
我也会因狗狗安乐死的药物死去…
希望我的离开,可以让所有人,
了解流浪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
希望政府了解控制问题源头的重要性…
请更尊重生命!”
她的死,震惊了整个台湾,
全社会才如梦初醒,
震惊之余,痛心无比!
BBC甚至也为她专门出了一篇报道!
而她生前领养“鸡蛋黄”,
每天还傻傻的等待着主人回来。
所有和她接触的同事都说:她太过爱护动物了。
“经常超时工作,中餐也不好好吃。”
“经常牺牲假期照顾流浪狗,就是想它们过得好一点。”
“她是一个一边执行安乐死,一边流泪的兽医。”
就是这样一个爱动物胜过自己,
一边执行安乐死一边落泪的姑娘,
为了动物,放弃大好前程,
为了动物,竭尽全力帮它们找一个家。
最后却选择用自己的生命,
来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导演张靖被简稚澄的事迹打动,
众筹了10万,
拍摄了一部《生命没什么不同》的公益电影,
来纪念这位善良的天使。
在这个世界上,
无知的人并不可怕,
最可怕是那群不明就里,
还随意跟风呼应的人。
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然而很多时候真正看不清的却是旁观者。
就如,简稚澄的选择,
“真正的悲剧并不是替他们执行‘安乐死’,
而是我们除此之外别无选择。”